台媒:喊“废除金马奖”的政客践踏电影殿堂
中新网11月27日电 第49届台湾金马奖于24日晚揭晓,23个奖项中“东道主”仅获4个,引发台湾岛内热议。有一位绿营“立委”称,台湾影片得奖这么少,金马奖不如停办。业界则出现不同的声音。台湾《中国时报》27日刊文《政客废马秀 践踏台湾影坛殿堂》说,今年台湾的成绩是不好看,但因此就随政客起舞,说要废金马奖,则是对整体电影产业及从业人员的不公。
文章摘编如下:
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票房在口碑推波助澜下卖出破记录的5.3亿元新台币,台湾电影从次年开始,连续三年将金马奖的最大奖项“最佳剧情片”留在台湾,这期间,没有人质疑过金马奖给奖不公。今年台湾的成绩是不好看,但因此就随政客起舞,说要废金马奖,则是对整体电影产业及从业人员的不公!
2009年以来,戴立忍的《不能没有你》、张作骥的《当爱来的时候》、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接力捧奖,让台湾观众相信甚至感到骄傲,本土电影不仅有艺术价值,还具备票房实力。台湾从“政府”到人民都淹没在本土片终于回来了的甜美氛围中,陶醉在支持本土片就是爱台湾的空洞口号里。
但当时只有台湾电影人清醒知道,作品不如外界追捧的无懈可击,他们因奖而有走下去的动力,也因此承受更巨大无形的“拍好电影”压力。
今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换大陆导演高群书的《神探亨特张》坐上宝座,一向深信金马奖是华语电影最高殿堂的台湾人开始出现不同的揶揄和躁动。网络上出现“什么?神探喷克蟑”、“听都没听过”等,几乎是以膝反射动作敲下键盘的批判充斥。主流媒体更以“爆冷”、“金马踉跄跌跤”来鞭挞这个经过五十年淬链打造的“金”字招牌奖项。
观众没看过电影,加上对本土电影有深厚感情,上网揶揄讨论、增添参与度,无可厚非。但电影相关从业人员、影评人们可就要打屁股了。如果真的从头到尾看过本届28部竞赛剧情片,不至于会以“爆冷”这个词汇来误导台湾观众。
至于藉此喊“废除金马”的政客,根本不用多费笔墨和篇幅评论,都有政客闹过“我很喜欢李安的《变脸》”的笑话了,这种水平能多懂金马奖的珍贵?多爱本土片?社会大众心知肚明。
金马奖的多元和公正性,彰显出得奖者的优秀与独一无二,举个最明显的例子,黄渤2009年以《斗牛》拿下金马影帝之前,两岸三地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影帝头衔加持后,成为华语影坛争相邀约、炽手可热的明星。
另一个例子,金马影帝刘德华在海外碰到台湾记者,总不忘请记者“代为向金马奖问声好”。因为他知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金马奖,华语世界只有这么一个。
台湾人,如果你真的爱台湾电影,即使不鼓励金马奖,至少也不要跟着随时找舞台作秀的政客起舞,践踏这座台湾影坛得来不易的珍贵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