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苏贞昌独奏“中委会” 谢蔡或再次结盟

2012年11月30日 10:4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华广网30日刊载署名杨昆福的评论文章指出,从强力主导“中委会”“卡谢堵蔡”到定调民进党“中国政策立场”,苏贞昌似乎在与谢长廷交锋中略胜一筹。然而,有理由研判苏贞昌的强势作为,很有可能会促使其两位劲敌谢长廷及蔡英文再次携手合作共同将炮火对向自己。

  全文摘编如下:

  纷扰多时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于近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该委员会的相关属性及功能定位却未能如先前坊间所企盼的那样,发挥所谓“对内凝聚党内共识,对外作为两岸交流平台”的作用,而是将其功能限缩至“对内不对外”的“党内协调整合平台”,阉割其被外界普遍看好的职能。

  其主要表征有四:其一,在名称方面,将委员会定名为“中国事务委员会”,而非较为中性的“大陆事务委员会”或“两岸事务委员会”,“台独”色彩浓厚;其二,在主导人物的安排上,废弃原本热议的“主委”职位,改设“召集人”一职,由党主席苏贞昌出马担任,而非对两岸政策着力甚深的谢长廷,指标意义丧失;其三,在运作模式方面,民进党中央明确表示,该委员会未来决议须经“中常会”及“中执会”拍板定案,功能位阶下降;其四,在组成人员方面,从目前传出的内定“委员”名单来看,依然着眼于派系平衡,专业性及突破性不强。

  由上述可知,曾被列为苏贞昌参选党主席政见的“中委会”的设置,在苏的强力主导下,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真正发挥影响力及功效的空间及余地,恐怕并非想象中的广阔。而其功能的限缩及位阶的下降,甚至被外界质疑为“形同虚设”,在笔者看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苏贞昌极力压制党内两岸路线争论的持续发酵,避免在2014“七合一”选举前引爆敏感的两岸路线调整议题,力争最大限度地巩固包括深绿在内的绿营基本盘;其二,马当局民调支持率低度徘徊,减轻了民进党两岸路线转型的压力,民进党试图用“内政”及社会等议题对付马当局,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委会”位阶及功能的界定;其三,谢长廷在两岸路线部分,打乱了苏贞昌的节奏与步调,对其构成了实质性威胁,增加了苏贞昌主导两岸政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可见,“中委会”的功能定位与苏贞昌的布局谋划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折射出当前苏贞昌的心境及相关政策思维。显然,苏贞昌的两岸政策是在大打“安全牌”,力求在2014“七合一”选举前,将两岸政策主导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并且力争挤压谢长廷的两岸路线话语空间。近日,苏贞昌退回“台独”的“安全堡垒”,高调宣示所谓的“台湾共识”便是13年前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也是民进党所谓的“中国政策立场”。并声称“民进党坚持的理想与基本立场不会改变”,以及意有所指地嘲讽谢“为了选举想跟大陆好一点,那就去国民党,别来当民进党候选人”等等,都显示苏贞昌在2014“七合一”选举前,其两岸路线已全然无调整的可能。

  从强力主导“中委会”“卡谢堵蔡”到定调民进党“中国政策立场”,苏贞昌似乎在与谢长廷交锋中略胜一筹。然而,有理由研判苏贞昌的强势作为,很有可能会促使其两位劲敌谢长廷及蔡英文再次携手合作共同将炮火对向自己。无缘问鼎“中委会主委”后,为了避免在两岸议题方面被边缘化,谢长廷的“维新基金会”平台完全有可能高调运作,发挥其与大陆交流的功能,填补“中委会”在两岸交流方面的功能空缺,从而在该方面超越“中委会”。而失去党主席光环的“另一个太阳”蔡英文被苏贞昌延揽位列“中委会委员”,虽在该委员会中发挥实质影响力的几率不高,但却得到民进党的体制内施展平台,其发声管道及曝光度无疑将得以拓宽与增加,苏贞昌为彰显自身大度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养虎为患”。一旦蔡英文与谢长廷在两岸议题方面携手合作,苏贞昌势必面临被动局面,而这种趋势有很大的可能性。

  理由有三:其一,谢蔡都是苏贞昌极力围堵的对象,二人有共同的政敌;其二,苏贞昌在2014“七合一”选举前逃避两岸路线转型问题,为谢蔡在该领域腾出空间;其三,二人的合作有成功的先例,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并且二人携手合作也有利于各自利益最大化。

  由上述可知,苏贞昌强力主导“中委会”貌似赢得主动,但却为谢蔡再次结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与难得的契机。(杨昆福:涉台媒体工作者)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