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九二共识”犹如励志小说 激励人心
(原题:“九二共识”的生命力)
包容蕴含的是尊重,对于历史纠葛的尊重;灵活蕴含的是关怀,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怀。这,便是这部“励志小说”最激励人心之处。
“九二共识”的20年,犹如一部励志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尽管贡献卓越,却一直饱受非议。它打破两岸僵局,促动两岸先后达成22项造福两岸人民的协议,但仍被一些人频频质疑身世,甚至是因它受益的人,矢口否认它的存在。
似乎也不用因此抱怨世界的吊诡,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创新。古往今来,创新常会遇到争议和质疑,常要经过一番忍辱负重,才能拨云见日,“九二共识”也不例外。20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九二共识”用两岸关系的大步跨越,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即使受到置疑、阻挠,即使闲置10年无所作为,一旦有春风吹拂,它仍然可以破土而发,结出硕果。从2008年起,仅仅4年,两岸关系就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上了不可逆转的阳光大道。
“九二共识”的生命力来自哪里?首先,它天生就是务实的,是被赋予使命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两岸政治僵持,民间的交流交往却已如烽火燎原般蔓延开来,其间发生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让两岸坐在谈判桌前协商,切实解决这些事务性问题?“九二共识”是衔此命而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不是为了骗取选票,它要求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它注定与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谈不同。它可能不华丽、不完美,可以被挑剔出很多缺点,但是它有一点就足够以一当百,那就是两岸双方都可接受。这就像连接两岸的桥,哪怕是座朴实无华的木桥,只要能让两岸人民方便、安全地通行其间,就胜于任何美轮美奂的空中楼阁。
其次,“九二共识”是着眼于未来的。从亲历者的清晰描述中,我们看到,不管是海协会还是海基会的文案,都有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字句。这句话确定“九二共识”不仅是认知的共识,更是目标的共识。“九二共识”让我们意识到,不仅血脉与历史,未来与愿景同样决定了两岸人民是命运共同体。因为着眼于两岸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未来,才有勇气搁置政治分歧,不纠结于历史恩恩怨怨。也因为“九二共识”是目标的共识,注定它不能是策略、手段,不能作为某个选举的筹码,不能朝令夕改、一日三变,才能成为两岸建立互信、开启协商的基础。
最后,“九二共识”是洋溢智慧的。它正视问题、包容歧见、灵活务实,甚至常受诟病的模糊空间,都是政治智慧的体现。没有这些独特之处,“九二共识”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实际上,大智慧必有大慈悲。包容蕴含的是尊重,对于历史纠葛的尊重;灵活蕴含的是关怀,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怀。或许有一天,随着两岸关系发展,两岸会有更清晰更丰富的共识,但“九二共识”展现的包容与灵活永不过时。这,便是这部“励志小说”最激励人心之处。(孙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