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被蒋介石遗弃泰北的国民党残军生存实录(5)
- 新“孤军”
在泰北,有一个可通往美斯乐和满星叠的缉毒检查站,这里被称为“阿卡三角”。此处下山可以通往清莱、清迈乃至曼谷等繁华世界;向右可以进入世外桃源一般的国际观光区美斯乐;向北则是当年大毒枭坤沙的总部。
虽然孤军和后代人通过鲜血铺就了一条下山的路,然而下山的路并不平坦。
常丽芳的女儿马嘉媛出生在1969年,当时山上的小学只能办到4年级。马嘉媛兄妹三人小学4年级以后,就到山下学校就读。
1980年代初,由于港台“送炭到泰北”活动的兴起,台湾方面开始关注到泰北孤军的艰难,每年提供几十个名额,奖励优等生到台湾上大学。常丽芳的两位哥哥都是赶上了这项资助,得以到台湾读大学。
然而到了马嘉媛中学毕业时,泰北华人入台规定却变了:没有华侨身份或泰国公民证的人,不得在台湾升大学。
尽管马嘉媛一满15岁就去申请入籍,但申请了三年还没走完泰政府繁琐的程序。和她一样没有拿到公民证的同龄人,在泰北的唐窝、美斯乐、满堂村等地区还有很多,不少人靠买假护照入台。
由于无法升入台湾的大学,马嘉媛在当地打工。那几年,哥哥们已经在台湾读完大学,拿到了台湾的身份证。这意味着,他们在台湾有了合法的身份,可以公平地工作、参与社会竞争、成家立业、购车买房,享受健保(即医保)。
马嘉媛终于拿到“泰国护照”时,已是1989年。她来到台中就读商专补校,然而,三年后当她从补校毕业时,台湾的政策又变了——持护照的学生不能再申请台湾身份证。台湾方面希望持护照者学成以后能“回到侨居地,在侨居地学以致用,发扬中华文化”(马嘉媛《我的经历》);更何况当时很多孤军子女手里拿的还是假护照,一经查出就没了任何法律保护。就这样,一批批命运相似的“马嘉媛”滞留在台湾,不能合法打工,也没有护照回泰国,成为新时期的“孤军”。
1995年,台湾星光出版社将回台孤军子女的文章结集,出版了《孤军后人的呐喊——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身份证》一书。其中一位名为陈绍良的男青年写道:“撤军到台湾的子弟,政府照顾得很周到,撤军到泰国的子弟,回到台湾就让我们自生自灭,这合理吗?本来我们这群孤军后裔想去找民进党员来帮我们处理这件事,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是国军子弟,父亲们为了保家卫国,奉献了一生……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做。”他已然无意中记录下1992年民进党对国民党所构成的威胁。
两蒋时期忠贞地受命于“复兴”的军人及后代,在孤苦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中国人”这一概念的认同。
然而,2000年以前,国民党对孤军后人身份合法化的吁求反应迟缓。等到民进党上台,陈水扁推行“去中国化”,又岂能容得下国民党孤军后人居留台湾呢?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这一历史问题才被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