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陆人看台湾:两岸人民要有包容彼此差异的胸怀

2013年01月10日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10日电 台湾《旺报》10日刊载投稿文章指出,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两岸民众现在都生活在不同的体系中,双方由此产生的思考和认知的不同。但是就像星云大师所说“你来我往,来来往往,所有的防范和障碍都会消除。” 因此,在建立两岸民间互信之过程中,于史,要包容;于今,要宽容。若如此,陌生的游客可以成为朋友,存有戒心的彼此可以和解,泛泛之交可以变成知己。

  文章摘编如下:

  一个秋雨沥沥的周末,和朋友在宜兰自由行。从上海第一次到台湾旅游的Wendy和台北姑娘Maggie虽是初次见面,却非常不见外地相互调侃“你们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看你瘦的。”“大陆人生活好苦啊,一看见地瓜就要吃(因为我们正在街边买红薯)。”接踵而来是一阵会心的哈哈大笑。

  承受玩笑的雅量

  这段旅程就在她们俩不间断的和题材无限的调侃中,快乐地进行着着。我和澳门的朋友虽然少了初次抵台的新奇感,但对她们从那个两岸隔绝,各说个话,抹黑对方的年代中,信手拈来的“笑话”还是心有灵犀,同享同乐。

  细雨蒙蒙,来自两岸四地的我们快活、轻松,畅所欲言地谈天说地,这氛围只有彼此视对方为“自己人”时方可有之,即彼此间的那一份互信,那一份相知。

  这情景令我想起当年在海外留学时,也遇到过不少台湾来的留学生或华侨,我们之间绝少像现在这样“毫不见外地”和对方打趣(即使毫无恶意),快活地相互调侃,尽情地享受彼此的“笑料”。

  原因无他,两岸阻隔40年,彼此相互防范,戒心重重。即使在民间,信任感也缺乏,疑神疑鬼,好像对方的人员都是特务,岂敢“轻松 ”的开玩笑?加之当时两岸政治生态,百姓生活之巨大差距,即使一 句毫无恶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对方之不愉快甚至误解。

  时代变了,两岸从隔绝走向了交流,从封闭过渡到了开放,伴随着民间往来,经贸合作,相互的接触和理解亦在加深,彼此戒心少了,聚在一起都放松了不少,玩笑也开起来了。同时,通过开放门户让人进来看自己,自己也走出去看对方,互相知道了彼此的“家底”,自信心大增,承受“玩笑”的雅量也大增。这表明那些因为长时间隔离所造成的疏离感,防范感,不信任感正在逐渐减少。

  然而,两岸民间的互信如果从更广泛和更基层的角度去看,依然不足,换言之,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依然有待深入。

  当不在少数的大陆人认为台湾什么都好,“和谐”得令他们无限向往和羡慕时,他们是否知道,或者想过老蒋时代的白色恐怖,是否知道一些台湾人对那个时代痛恨的至今仍无法释怀呢?

  突破歧视性政策

  同样,台湾人看大陆(无论是亲自旅行还是坐卧家中接受二手信息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在大陆被认为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之处,而让他们看不惯或难以接受。身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此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认真地想普通百姓反映出的这些现象和情绪,是对历史的无知?还是认知上的不同?这些无疑都关系和影响到彼此的观感和信任度,远未达到真正的相知。

  再看,台湾“行政院”缩短大陆配偶入籍期限从6年到4年之修正草案第4度在“立法院”被否决,陆生纳入健保案则是8度被阻拦。那些投反对票之政党和议员们无不标榜他们“代表着民意”。

  有人告诉我,这不是主流民意,但不可否认他们亦代表了一些人的诉求。由此而言,无论是台湾人对大陆政治生态的“独特”感受,抑或台湾民众(即使是一部分)依然要坚持对大陆配偶以及陆生的歧视性政策,都在在地说明两岸民众之间 依然存在着不可小视的相互不了解,误解甚至曲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信任。

  那么彼此的互信又该从何谈起?如何建立?

  我想到另一位台湾朋友小莉。有次她和我谈起接待和陪同大陆亲戚在台湾旅游,几天下来,她感慨地说:“接触越频繁,了解越深入, 越发现两岸三地的想法真的大不同。但多交流总是好事,才能真的互相了解。”那天我对小莉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之不同都可造就人之性格,习性之特色,更何况政治、经济、文化之异而形成的天差地别?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两岸民众现在都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体系中,双方由此产生的思考和认知的不同,实属正常。

  然而,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同?又如何在不同中建立起互信?

  我认识一位大陆文化人。他告诉我,有天一位从台湾来的朋友去青岛看他,俩人谈到两岸时局和未来走向。我的朋友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与他台湾友人的观点大相迳庭,甚至针锋相对。听到此,我不由得为那位台湾人捏把汗,不知我这位自称“传统山东人”的朋友 ,怎么“收拾”人家。结果却出乎意料,“当然,我们这样的讨论并不影响彼此的交往。要放开心胸,相互包容嘛!”他爽快地说。

  从这些朋友们和平,理性,宽容的态度上,从他们付诸行动的理解和沟通上,我看到了建立两岸民间互信的希望。一如星云大师所讲: “你来我往,来来往往,所有的防范和障碍都会消除。”

  建立两岸人互信

  因此,在建立两岸民间互信之过程中,于史,我们不仅要有能承受 “笑话”的雅量,还要有直面历史的承担。这需要我们培养共同的历史记忆,以宽恕与平和的目光,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路程;于今 ,我们需要有包容彼此差异的胸怀,要正视,承认,理解,包容,和尊重彼此之不同,同时,还需要有付诸行动的理解和沟通。

  若如此,陌生的游客可以成为朋友,存有戒心的彼此可以和解,泛泛之交可以变成知己。犹如我们的自由行,虽在秋风秋雨的寒冷中行 走,内心确是快乐,那种相熟相知的感觉,自由,轻松,笑话共享的自在,最是令人回味和留恋。(厉放)

【编辑:王栋】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