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反马游行续:苏贞昌输大了 马英九反得救?
上周末,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筹谋多时的“火大游行”在台北上演。游行的最后,苏贞昌明确抛出换“立委”、换“内阁”、换“政策”、换领导人的“四换”诉求。只是,这听上去口气虽大,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这也让外界对苏贞昌发动 “火大游行”的目的更为不解。到底“火大游行”实际成效如何?是否有助于提振苏贞昌的党内权威?后续苏贞昌还会有哪些针对马当局的动作?
连接中间选民 蔡英文占的便宜更大
这次游行,除了民进党组织动员来的群众外,自发参与活动的社团和个人也有不少,他们的诉求也各有侧重,显然与苏贞昌提出的三大主张并不完全一样。对此,熟悉民进党生态的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廖达琪认为,其实这次民间各大社团成为游行主角,他们的政治立场大多是中立的或者是挺蓝的,绿营基层的动员反而不深。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前主任、苏贞昌幕僚董立文也对导报记者说,参加“火大游行”的群众显然并非全部由民进党动员,人数因此超乎预期。
对于这场游行的实际影响,廖达琪告诉记者,民进党这次焦点不清楚、观点也不统一,后续媒体反应不如预期,效果很难与过去台湾的那些 “民主游行”相提并论。
对于苏贞昌策划“火大游行”的目的,廖达琪认为,苏贞昌首先是要回应基本盘。“他上台后一直被基本教义派认为太保守,在讨好中间选民,火大游行是办给基本教义派看的。”除此之外才是借机连接中间选民。
与各种社会团体相连接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刚好就是所谓浅蓝或中间选民。苏贞昌一开始在三大诉求中加入相关内容,针对这部分选民的意图相当明显。于是在游行队伍中,就罕见地出现了“浅蓝共深绿一色,中间与基本盘齐飞”的景象。不过,廖达琪强调,尽管这对扩大民进党群众基础或许有点帮助,但最后很难说是帮苏贞昌多还是蔡英文多。
“四换”诉求实现不易 反而促使蓝营团结
对于苏贞昌在“火大游行”最后的造势晚会上提出“四换”诉求,不少媒体以为是早有准备。但据董立文透露,其实是因为马当局对先前的三点诉求没有回应,游行当天才临时提出 “四换”。虽然“四换”听上去口气颇大,但要实现并不容易。
从操作层面上看,董立文认为民进党后续会在“立委”这一块积极争取。廖达琪则认为,几乎所有议题都是虚晃一枪,罢免马英九门槛很高,基本没法做到。“领导人换不了,‘内阁’怎么换?‘内阁’不换,又何谈政策要换?”相比较而言,换“立委”稍微实在一点,至少会扰动国民党“立法院”生态的稳定性。
另外,廖达琪特别强调,苏贞昌提出的这些诉求很难操作,甚至可能会对马英九更有帮助。“马英九要砍军公教福利之类的,蓝营内部心生不满,但现在苏贞昌提出罢免领导人和‘立委’,蓝营内部一下子会团结起来。”
主导议题不力 苏威信更输蔡英文
在“火大游行”之前,媒体揣测苏贞昌力推街头路线,应当是企图通过这种强硬做法提升党内威信。不过,游行当日,反倒是身穿亮黄色棉袄的蔡英文与谢长廷一路有说有笑,抢了不少镜头。
对此,廖达琪认为,苏主导火大游行,本来就是为了与蔡英文互别苗头。比起不靠谱的“四换”,蔡关于召开“国是会议”的观点反而更受认可。“火大游行”效果泛泛,于苏贞昌威信无甚助益,反而凸显了他在议题主导上不如蔡英文的事实。“天王各说各话,小英环伺在侧,更让人怀疑谁才是真正的党主席?”
有媒体评论认为,“火大游行”标志着苏贞昌强硬领导路线的确立,两岸路线转型更遥遥无期。廖达琪分析认为,两岸路线很明显不是苏贞昌关心的重点。董立文的看法则不相同。他告诉记者,两岸议题虽然不是目前的重点,但应该也不会拖太久。
(记者 燕子 林静娴 驻台记者林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