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北故宫殷商文物展 文物细节处见灵动“蛇”影

2013年02月06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西周的作冊大方鼎。图自《中国时报》(台北故宫提供)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吉金耀采:中国历代铜器展”及“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里头的展品文物有不少可以见到蛇的图样。

  “蛇”总让一般大众心生恐惧或敬畏,不过自古以来,蛇见于不同民族的图腾,甚至受人景仰、崇拜。蛇在中国传统里的角色,可以是神,也能变妖,形象差别颇大。例如炼石补天、搏土造人的女娲形象,就是“人首蛇身”。但另一位“白蛇娘娘”纵有深情款款,却仍因难掩冲天妖气,被镇在雷峰塔下。

  台北故宫器物处科长张丽端表示,在中国古美术当中,蛇似乎无处不在,却又若有似无,因为蛇常是组合式造型的元素之一。如“四灵”中的青龙就是蛇身,玄武的形象又是龟蛇合体,但若要找到单纯以蛇为主体纹样者,确实少见。

  张丽端举例说,如商代的“嵌绿松石动物面纹匕”是一件3000多年前的文物,长11.3公分、宽7.2公分,装饰华丽、造型雅致。它的柄端是一只身体弯曲、尾部蜷收成一圆的小蛇,器形产生轻巧的趣味。

  还有西周的“作册大方鼎”,鼎腹部上缘近口沿处装饰了单首双身蛇。《山海经》中有载:“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之蛇。”

  《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大约是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记载上古奇异的神话传说,传述早期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

  张丽端表示,《山海经》中共有七十多处提到蛇,例如比喻人心贪婪无度的成语“巴蛇吞象”,反映出古称“巴蜀”的四川一带,聚居了许多以蛇为图腾崇拜的部族。

  此外,河南博物院藏、自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可说是商代将组合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器物。鸮尊每个局部形制当中,都巧妙安排一种动物在其中,最后汇集成一只昂首、挺胸、敛翅,华丽中又具有庄严感的鸮。而蛇就蟠蜷于翅膀处、尾部再拖曳到翅尖,可谓匠心独具。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