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在北京共同追思教育家许寿裳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路梅)由全国台联主办的许寿裳先生追思会暨学术报告会18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许寿裳的亲属与两岸学者及各界人士共同追思其事迹与风范,互勉凝聚两岸共识,传承中华文化。
许寿裳(1883—1948),现代著名文史学者、教育家。1902年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认识,成为挚友。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应陈仪邀请赴台湾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1948年2月18日,于台大宿舍被害身亡。
2013年是许寿裳遇害65周年,诞辰130周年。许寿裳的侄孙女许慈文在追思会上回忆了“四爷爷”许寿裳的生活点滴,以及他与鲁迅的深情厚谊。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在追思会上说,许寿裳一生为国家民族、为两岸同胞不懈奋斗,品格高尚,他情牵两岸、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担当尤为可贵。他的事迹、学识和风范,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缅怀与铭记。今天两岸同胞追思许寿裳,就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增进民族和文化认同,凝聚和平发展的共同意志,增添和平发展的精神动力。
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在随后的学术报告中指出,许寿裳和鲁迅作为当时读音统一会会员,一起确立了注音符号的使用原则,奠定了“国语运动”的规矩,很多台湾同胞正是由此学习和掌握了国语。许寿裳还编写了《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并在国语运动中推动“台语复原”到“学习国语”,为台湾光复初期“国语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湾学者陈鼓应、黄英哲、王晓波也发表学术报告,分析了许寿裳对台湾社会的影响。陈鼓应表示,许寿裳为台湾作出的贡献不应该被埋没,希望台湾文化界不要遗忘许寿裳,也能像大陆一样纪念他。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台办、中国作协等相关部门及在京台胞、两岸及海内外学者6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