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解释与沟通 差异也是有趣的事
中新网3月20日电 两岸对于词汇上的认知角度有所不同,透过解释和沟通,最后大家多半莞尔一笑。台湾《旺报》20日刊载文章,称“有时候,知道彼此意义表达上的差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文章摘编如下:
之前带一位在美国任教的大陆学者,也是多年的同窗好友,到日月潭参观,当他看到一个卖山猪肉香肠的摊子,被摊子上面“肚闹香肠”的字所吸引,他好奇的问我:“竟有人会卖让人闹肚子的东西?”我们走近,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肚闹”是原住民语言的音译,表示“东西好吃到吃不停”的意思。
听完解释,我这位大陆友人接着问老板娘:“这跟一般的香肠有什么不同?”老板娘不假思索马上回答:“有,差很多”。这位友人听完她的回答,一脸困惑地问:“差很多,怎么还敢卖?”老板娘听完,一脸疑惑,不知如何回答。经过解释才知道,我这位朋友把台湾用来表示“差异很大”的“差很多”,理解成“不好很多”的“差”很多。
到了用餐时间,我们挑了一家餐厅,特别点了一道砂锅鱼头。当服务生将砂锅鱼头上了桌之后,我这位朋友马上跟服务生说:“请给我一根勺子!”,当时我心里正纳闷着,如果是因为卫生的缘故而需要公筷母匙,原本已经附上的那支汤勺应该也足够,何需再要一支?
等服务生拿来一支小汤匙,我才知道原来他要的“勺子”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汤匙”。这位服务生看我一脸好奇,一副想问为什么会知道“勺子”就是“汤匙”的样子,她自己便接着说:“因常有大陆客人到店里,碰过一两次就知道了。”我这位朋友向服务生说声“谢谢”,这位年轻的女服务生轻轻回了一声“不会”。等服务生一离开,我这位朋友马上转头问我:“欸?她为什么回答我不会呢?这跟能力有关吗?”经我的解释,他才了解原来台湾人会用“不会”来表示“不客气”的意思。
两岸对于词汇上的认知角度有所不同,透过解释和沟通,最后大家多半莞尔一笑。两岸同属相同的语言系统,只因过去数十年的隔阂,有些相同的词汇如今表达的概念已经不同,有些事物则必须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示。语言的沟通,必须要把彼此之间的理解考量进去,才不会造成误会或者演变成各说各话。有时候,知道彼此意义表达上的差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张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