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苏贞昌反大陆心意决 谢长廷继续前行
谢长廷派代表出席两岸关系研讨会,尽管他尝试淡化政治色彩,强调此行纯属学者间的交流,但必须说,这项举动不仅有助于确立他在党内民共交流的舵手角色,更进一步来说,在历史洪流的推动下,当苏贞昌选择敌对中国大陆,而民进党有必要打破国民党掌握的两岸垄断时,谢长廷参选下届民进党主席,似乎已成必然趋势。
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这几天在平潭举行。届时会场亮点,势必聚焦在谢长廷派出“台湾维新基金会”代表,将如何与新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互动。但对民进党来说,其真正意涵并非双方在会中说了什么,而是谢长廷在经历了一些风波之后,不改既定态度派三名代表出席论坛。这项举动,谢长廷已是清楚地向对岸表达,“我主张的面对差异、处理差异、超越差异,不是随便喊喊而已”。相信北京看在眼里,不会没有感觉。
但反观苏贞昌,却是一再地“先承诺、再毁约”。去年,苏贞昌竞选党主席期间,允诺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并宣示要积极与对岸展开互动。然而,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他却利用“反媒体垄断”议题,定调“中资是毒药”;面对钓鱼岛主权争议时,又向日本提案筹组以“包围中国”为核心的民主同盟;近期甚至还向国际社会表示,促进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只是台面上的和平,这对台湾人来说是短多长空。
种种迹象,都指向苏贞昌“反中”心意已决,“对抗”将是未来一年内民共关系的主旋律。这些看在北京眼里,当然也不会没感觉。
问题是,去年“总统”败选的历史仍殷鉴不远,民进党若不愿在两岸议题上力图振作,2016恐将重演历史。而且,撇开政治算计,当前两岸交流几乎是国民党的专利,民进党站在自己的立场,当然有责任出手打破垄断。
所以,在无法期待苏贞昌的情势下,被压抑的“交流派”力量,势必将在明年主席选举前爆发,转而寻求有实力替民进党走出两岸活路的人。而谢长廷,则是最可能获得支持的人选。
必须说,要用何种态度面对两岸关系,是政治领袖经过评估后做出的决定,不容外人置喙。然而,两岸关系日趋密切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谁都无法闪躲,笔者与郭正亮之所以同意出席两岸关系研讨会,无非就是体认到这股历史潮流的变革,才会以“观察者”的角色亲临会场,尝试对两岸发展情势做更精确的解读。
作为一位媒体人,对于两岸情势都有如此深刻的忧心,更何况是有志于担任“领袖”的领导者?历史潮流已不允许两岸对抗,苏贞昌若无法寻求自我超越,继续紧抱“反中”路线,预料明年的此刻,他的主席连任之战,将面临严峻考验;取而代之的,则会是持续“向前行”的谢长廷。(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吴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