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小贩成台湾金名片 靠一个小摊赚几座洋楼
4月1日起,台湾调高每日陆客赴台人数上限,团进团出提高为5000人,自由行提高为2000人,一天来台上限为7000人。而大陆游客赴台游,夜市是绝对不容错过的风景。
“没来过夜市,就不算到过台湾!”站在人潮熙攘的华西街夜市入口,五十多岁的台湾人张弘光感慨地说。
据台湾当局统计资料显示,100个赴台游客中,有74个人会去夜市,夜市成为台湾重要的观光胜地。
现状:路边摊也很国际化
台湾夜市大的有士林、饶河、华西街、庙口、逢甲、六合、花园等夜市,小的不计其数,这些夜市 “台味”十足,包装却很国际化。
在台北士林夜市,导报记者看到某家化妆品店外的招牌上,有中文“您好!欢迎光临”,有“Welcome”,仿佛还嫌不够国际化,店家还特别标注了日语、韩语的“欢迎光临”。更有甚者,连很中式的肉包、福州鱼丸也要翻译成日语,并写上一句代表“好吃”的“欧依西”。
在淡水夜市,导报记者遇到一位会用韩语、日语、英语、普通话及闽南语“五声道”的路边摊小妹。看得出来,长期和各地观光客打交道,小妹练就了一身随时变换“声道”的本领。
在高雄六合夜市摆地摊卖饰品的埃及帅哥San,上百种埃及风情的饰品琳琅满目,他的摊位永远流连忘返着一些爱美的女游客。“台湾夜市经常出没很多国际观光客,他们带动了路边摊的国际化,也让路边摊老板越来越有国际观。”张弘光表示。
不要以为夜市总是没有 “技术含量”的“传统生意”,夜市中四处可见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台北宁夏夜市,两年前引入了诸多环保新措施,为解决各类油烟、污水等国际性议题提供经验。
“我们夜市中的每一位摊贩,都用上了专业的油脂截留器,来解决厨余垃圾问题。”台北市宁夏夜市观光协会总干事林定国介绍,安装油脂截留器后,油污水通过它分离,可以将重污染物先过滤掉,这是台北环保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发展:有人潮才能吸金
“小时候看妈妈做生意,就是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往路边一摆就开张了。”在台南做担仔面的曾凤玉,用了十几年时间把一个路边摊经营成连锁店。曾家女儿看着妈妈从“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开始打拼,十分感慨。
分布在台湾南部各地的夜市,大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台湾路边摊最早的创始者,是一些兼职的、生计有困难的、有自己特产的或者是大学生,他们白天都有自己的事在忙,晚上就出来摆地摊补贴家用。”彰化县政府导览员郑武郎向导报记者解说夜市路边摊的来历。
久而久之,一到晚上,这些摊贩集中的地方,就形成了买卖人潮。这时,“夜市老大”出现了,他们通常是夜市摊贩推举的小头目。“夜市老大”会组织协会对内征收清洁费、水电费,对外公告、招商,让路边摊开始朝有组织、规模化发展。
纵观夜市发展,离不开人流量。所以,夜市一定是在交通便利、人潮习惯性聚集的地方。1950年,在高雄火车站不远处的大港埔附近,有一块闲置空地,由于附近往来客人多,买卖需求旺盛,这块空地开始聚集了许多小吃摊,久而久之便形成以小吃闻名的 “大港埔夜市”,最后演变成为现在的六合夜市。
基隆庙口地处基隆奠济宫宫前广场。由于奠济宫位于基隆港直入之处,早年即是商业繁荣地带,所以汇集了各地小吃,中西并陈。华西街夜市地处艋港口附近,聚集了大量台湾中下层民众,也是早期台湾街头运动的发源地。
台北宁夏夜市发迹于六条街道汇集点的圆环公园。鼎盛时期,这里曾经有1000多个摊贩在经营。林定国说,宁夏夜市五十岁的老店,比比皆是。几十家老店的年纪,加起来超过一千岁,宁夏夜市为此还曾经举办过“千岁宴”活动。
变身:从地下走到地面
经历过19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夜市渐成规模。那时候,台湾众多外销退货的廉价成衣等物品流到夜市,劳工阶层涌入“捡便宜”,各地方开始出现“爆棚”情况。这种曾被定性为违法的“地下经济”,开始走入正轨,担起促滞销货流通的重要角色。台湾官方也开始不再限制,而采纳引导发展的策略。
如今,台湾各地夜市不但是南北小贩找糊口机会的地方,更成为“发财梦”的试验田,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小摊小贩成了富翁。例如,台北有名的豪华餐厅“台南担仔面”,以及连锁“胡须张”卤肉饭都是从小吃摊起家的。
“别小看这些一份几十、上百元(新台币,下同)的小生意,夜市讲求的是薄利多销,如果人流够的话,赚的可不少,台湾有很多经营几十年的夜市店老板,靠一个摊位就能赚出几座小洋楼。”郑武郎说。有人估计,台北士林夜市一天至少10万人进出,保守以每人消费200元计,年营收可达70亿。
当年,被各地警察追着跑的小商小贩们,从来没想过曾被极力取缔的夜市,如今成为各地政府卖力推广的烫金名片,今非昔比,夜市的前途无量。(海峡导报记者 林靖东 张燕娟 实习生 陈思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