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对台小额贸易倍增 成台企“营养线”
中新社厦门4月25日电 (陈悦 刘频)厦门海关隶属的泉州海关25日发布数据称,泉州今年第一季度对台小额贸易同比增长1.19倍,达到3786万美元,占大陆对台小额贸易总额四成,继续成为大陆最大的对台小额贸易口岸。
小额贸易是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沿海指定口岸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的货物交易。与“两岸直航”相比,其作为点对点之间的贸易,贸易点多、距离较短、运时较少,时效性强。如泉州石井口岸,其距离金门岛仅6.5海里,航程仅1个多小时。
作为台商在大陆主要投资地之一,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有大量制造业台企,他们很多配件和原材料需频繁从台湾本岛供货。小额贸易以其航程短,物流快的特点,为福建台企及时提供物料补充,成为不可或缺的“营养线”。
泉州海关人士介绍称,台企所需的物料补充,往往“散、多、杂”,用小额贸易方式能让企业节省成本和时间。他表示,针对对台小额贸易进口频繁的特点,泉州海关在港区内设立监管点,从对台小额贸易区到海关办公地点仅需2分钟时间,并实施“24小时预约加值班”制度,确保对台小额贸易货物通关“零待时”,海关还实行“集中、定点、分类”的规范管理,推出了申报、查验、放行“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
“海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货物从台湾本岛经由对台小额贸易渠道进口,在登陆的第二天就能送到货主的手中。”台湾石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俊宏告诉记者。
除依靠小额贸易进行机械零配件的补充,借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东风,两岸业者还凭借小额贸易点尝试“台湾生大陆养”的农业模式。
以台湾中华鳖卵为例,台湾南部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中华鳖卵孵化,孵化技术和成本均比大陆有优势,而大陆在市场和劳动力方面比较有优势,因此,在台湾孵育中华鳖卵并以小额贸易的形式送到大陆养殖,可发挥两岸各自优势,加强其竞争力。
“海关开通小额贸易加速通关的‘绿色通道’,农产品从查验到放行完毕仅需半小时”,泉州海关人士表示,大陆相关部门的便利措施,让小额贸易点距离近航程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而随着ECFA早收清单逐步落实,大陆进口台湾中华鳖卵关税由原来的20%降至2012年的5%,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目前,台湾每年产鳖卵3-5亿枚,其中90%以上供应大陆养殖户。
“第一季度石井口岸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申报进口台湾水产品1490.24吨、价值174.1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113.7%,进境船舶增至每周8—9个航次”,泉州海关人士向记者介绍,石井口岸已成为台湾水产品最大登陆口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