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一周关键字“会” 渔民事件如何发展成焦点
上周台海大事不断,用一个多重含义、多重词性的“会”字,当可统领全周要务。
首先是副词语义上的“会”。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一事“会”如何发展,成为台湾岛内外关注的焦点。
9日,屏东小琉球渔船遭菲律宾公务船扫射,65岁渔民洪石成中弹身亡。事件发生后,引发两岸民众极大愤慨。尤其菲方拒不道歉,岛内有人甚至高呼“不惜一战”。而马英九一开始表现出奇“冷静”,被民众质疑不会“硬”起来。到11日,“好好先生”马英九也愤怒了,再度要求菲律宾正式道歉、缉凶及赔偿,否则不排除动用任何的制裁手段,“没有结果,决不甘休”。随后,马英九还透过发言人向菲律宾发出72小时最后通牒,“不道歉将冻结菲劳申请”。12日,菲律宾总统府发声明表“哀伤”,并称“驻台官员”已道歉,但是台方非常不爽,拒绝接受。此事后续如何,各界都在看。
其次,是名词语义上的“会”。上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首次会议召开,备受瞩目。这个“中委会”纷扰半年有余,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终于盼来党内各台面上的“巨头”,尤其谢长廷在最后关头加入,让与会“天王”阵容完整,被寄予厚望。但首次会议所形成的结论是,9位委员对于坚持民进党的“基本价值与立场”有相当高的共识,“台独”主张不变;民进党未来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改变更多的是在策略与政策层面。难怪外界质疑,“中委会”只是一个“清淡会”甚至是“辩论会”。绿营内部的观察者则一语道破玄机,有了“中委会”,绿营各“巨头”的卡位角力战也才刚刚开始。
再者,是动词语义上的“会”。主要是两桩“会面”事务。台军部分退役高阶将领组团,由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领军“登陆”展开多层面访问,并将会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政协高层,参访北京解放军部队等。从两岸已步入“深水区”的合作交流背景上观察,在这个节点上,两岸军界人士的高规格“会面”与对话,无疑意味深长。
而在岛内,龙应台和李安的“会面”与对谈,也引发诸多争议。在两人会面中,龙应台和李安以“我的时代和我”公开对谈。但龙应台此举,却被包括知名台商、台开董事长邱复生在内的诸多民众批评是在 “消费李安”、“浪费预算,沽名钓誉”。面对争议,龙应台则盼望台湾社会可以回到初衷、单纯一点。
另外,国民党台中红派大佬廖了以,请辞台对日窗口“亚东关系协会”会长,外界解读此举乃有意返乡参选下一届台中市长。对此,虽然廖了以强力否认,不过民众早就不去揣测廖了以“会不会”去参选,而是在等他什么时候、以什么理由宣布参选。(海峡导报记者张燕娟)
专题: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