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峡论坛:两岸首次联办郑成功文化节

2013年06月14日 14:08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海峡论坛:两岸首次联办郑成功文化节
“电音三太子”在鸿山延平郡王祠表演。
    第四届郑成功文化节颂典仪式,台湾主祭献祭文。(本版资料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背景】 郑成功文化节成品牌活动

  “郑成功文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富有特色的“海峡文化”之一。而思明区是郑成功在大陆活动的最主要区域,他亲自改中左所为“思明”,沿用至今,成为厦门中心城区思明区的区名。

  自2009年开始,思明区委、区政府连续举办了四届郑成功文化节,四年来活动运作机制逐步成熟,方式不断创新,影响力不断提升,实效性不断增强。郑成功文化节已成为国台办、文化部重点规划对台交流项目和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

  同时,郑成功文化节举办以来也一直得到台湾政界人士和全台50多个延平郡王祠及各地郑氏宗亲会、文化观光协会等民间团体和台南大学等台湾高校的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正逐渐成为两岸同胞携手共叙亲缘、共谋发展的品牌活动。

  (记者 吴晓菁)

  今天,一场盛大的民间祭祀活动——第五届郑成功文化节在海峡两岸同时举行,共同缅怀民族英雄郑成功。

  第五届郑成功文化节是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于6月14日—20日在厦门和台湾两地同时举行。这也是两岸首次携手共同主办郑成功文化节。

  本届文化节由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厦门市中华文化联谊会、厦门市旅游协会、台南市文化协会、全台奉祀郑成功联合会、厦门市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厦门市延平郡王祠管委会联合主办。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文化节的活动主会场设在台南,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和厦门郑氏宗亲会将组织参访团和郑氏宗亲、信众共计168人从厦门包机直飞台南参加典礼活动。厦门也将同期举行相关活动。

  文化节活动包括台湾郑成功庙建成350周年大典、巡礼活动、厦门市思明区旅游推介会、郑成功文化节民间祭祀活动及延平郡王祠管委会揭牌仪式、思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情忆丹青——闽台书画文物展等六项。

  亮点1 两岸联办 今后轮流主办

  作为海峡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本届郑成功文化节是首个在台湾举办的海峡论坛项目,并首次采取两岸联办的方式。

  记者也同时了解到,今后,思明区和台南将轮流主办郑成功文化节,加大文化合作交流力度,共同打造郑成功文化品牌,为推动研究、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亮点2 厦门台南 民间包机直航

  民间交流是两岸同胞增进了解、融洽感情的重要途径。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着力突出民间特色,更加注重民间交流,由以往单纯由政府部门为主承办,逐渐转向由台南市文化协会、全台奉祀郑成功联合会、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厦门市延平郡王祠管委会、厦门市中华文化联谊会、厦门市旅游协会、厦门市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等两岸民间团体参与承办。

  今年郑成功文化节还将首次实现厦门与台南两地民间包机直航,来自两岸的郑氏宗亲和民间信众各168人,搭乘厦航专机分赴厦门、台湾参加第五届郑成功文化节相关活动,参观郑成功遗迹,体验两岸民俗,增进两岸民间交流。

  亮点3 两岸签订 文化旅游合作协议

  思明区将举办郑成功文化旅游图片展,并分别在台南和台中各召开一场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厦门、思明的旅游项目、文化资源和投资环境等;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将与台南郑成功祖庙管委会互赠字画;厦门市延平郡王祠管委会将与台南市郑成功庙签订两岸延平郡王祠管委会交流协议;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将与台南文化协会签订文化交流协议,两地旅游业界代表将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开创了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亮点4 思明区成立 延平郡王祠管委会

  第五届郑成功文化节前夕,厦门市思明区成立了大陆首家延平郡王祠管委会——厦门市延平郡王祠管委会。管委会将负责延平郡王祠的日常开放管理、参与主办郑成功文化节活动,成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民间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