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谢系学者谢敏捷:谢长廷带来台湾基层心声
刚刚结束在香港的研讨会,谢长廷一行人马转战深圳探访在地台商,导报记者昨日电话连线随行的谢系学者、维新基金会学术顾问谢敏捷。他强调,这次民进党如此大阵仗的香港之行,最大的作用是让大陆朋友听到来自台湾基层民众的心声。
决策需要更了解基层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谢老师,你对这次香港之行感觉满意吗?
谢敏捷(以下简称“谢”):双方认为会议很圆满很成功,红绿交流将继续向前迈进。去年的开始之旅是奠定两岸互动的基础,今年谢长廷提出“平衡交流”的新主张。就我了解,大陆也是希望与各党派、各团体能够交流。
记:谢长廷强调平衡交流消除歧义,研讨会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表现?
谢:两岸曾经有过60次会谈,但是双方还有很多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包括“立委”们也是一头雾水,比如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了解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这点对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
像台湾理发业者,大多是小作坊的形式,如果开放大陆业者进来,大家就会很担忧。但事实上,台湾的服务业强于大陆,真正去台湾发展的大陆美容企业很少,去了也未必会盈利。
经过交流,台湾的几位嘉宾也有这样的共识——台湾开放的行业应该首选资本大、数量少、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成型”行业,因为即使遭受一些损失,对该行业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但对于数量大而产值小、中低层民众参与广的行业应该以相互之间的交流观摩为主,相互学习之后可以各自经营发展。
民进党开始跟大陆台商打交道
记:您参加的是“差异与共识”的讨论,有哪些观念让您记忆犹新?
谢:大陆学者周志怀提出的“共生中的参与、参与中的共生”,我很认同。他也关注到,去年谢长廷为红绿交往开拓局面,台湾社会已经不再排斥与大陆的对话。另外,大陆学者黄嘉树提出,两岸关系不能一直建立在模糊的政策弹性上,制度化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还有学者提出建立“南南合作论坛”,这与谢长廷的想法不谋而合。
记:今天(1日)在深圳感觉怎么样?
谢:民进党和大陆台商的接触之前几乎没有,今天我们和深圳台商协会会长、副会长座谈,他们从商业角度提出很多观点。民进党需要跟大陆台商打交道,了解大陆台商所需解决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海峡导报记者 杨思萍 实习生黄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