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谢长廷隐然已成“红绿对话代言人”
台湾《联合报》分析,谢长廷9个月内两度登陆,都引发民进党内不同评价。谢长廷与中国大陆的对话、交流,是否具“民共交流”代表性,党内不同派系有疑虑;但不能否认是,谢长廷登陆开展出的两岸互动新模式,已渐让两岸交流及论述的“话语权”,不再由国民党独占。
分析称,两岸论述的主词既然是两岸,就不该闭门造车、只讲给绿营或台湾内部听。在台湾,要喊“独立”、谈“主权”,谁都可大声;但国际谈判、区域交流乃至两岸互动,涉及两方以上的“主权对话”,论述须务实又不失立场。
这次谢长廷赴港办研讨会,民进党内光凭一句“放鞭炮”,就大肆修理谢;但谢论及两岸差异的内涵,阐述两岸交流等同于国共交流的弊病,以及能在大陆学者官员前提出与国民党不同的论述,“绿营又有谁做到?”
民进党谈两岸,“表态”一向多过具体“论述”。民进党批起国共共识、“九二共识”、“宪法各表”,贴别人“卖台”标签,口号词汇总是既生猛又不留情;不过,却一直拿不出一套能代表民进党,也足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处理两岸议题的可行解方或论述。
例如苏贞昌称“不回头搞独立”,但只言不要的消极态度,却看不出“能”积极提出什么替代论述。
即便党内杂音不断,在民进党缺乏两岸务实论述及战略纵深现况下,谢长廷隐然已成“红绿对话”的代言人。民进党批谢的力道愈强,谢长廷在两岸扮演“民共对话”的角色就可能愈吃重。民进党若持续整合不出令人信服、能开启民共交流的务实论述,尽管批谢声音再大,都注定将在两岸舞台上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