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屡传怀孕首次成真:赠台大熊猫头胎喜诞一“千金”

2013年07月08日 08: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屡传怀孕首次成真:赠台大熊猫头胎喜诞一“千金”
6月26日,怀孕的“圆圆”在台北市立动物园玩耍。新华社发

  大陆赠台大熊猫“圆圆”6日晚给了台北一个惊喜,当晚20时05分在台北市立动物园顺利产下一只雌性幼仔。

  大熊猫“团团”和“圆圆”2008年来到台湾,此后“圆圆”屡传“疑似怀孕”消息,却回回落空。此次首传佳讯。

  “圆圆”当妈了

  台北动物园7日早上召开记者会,发布“圆圆”产仔的详细情形。“团团”和“圆圆”今年3月14日起有几次相处,但并没有迸出爱的火花,动物园方面于3月17日到19日为“圆圆”进行3次人工授精。“圆圆”从6月10日开始有延迟进食、食欲明显减少、活动力下降等怀孕行为表现。

  自6月12日起,“圆圆”出现临盆预兆:明显减食,不愿到展示场,也不愿进行超声波检查。6月28日“圆圆”开始有筑巢行为,也出现舔阴动作,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生产时间就快到了。

  6日下午16时45分,“圆圆”开始阵痛:肚皮一阵一阵抽动,显得坐立不安;18时52分破水;20时05分诞下一仔。

  本报记者在动物园展示的录像中看到,“圆圆”虽然是首次产仔,却表现得很有母性,宝宝一落地就用嘴叼起,抱到胸前呵护。动物园猫熊繁殖小组召集人张志华介绍,“圆圆”不吃不喝地保持抱姿近半个小时后,保育员才进入产房,一边安抚它一边悄悄取出幼仔。由于保育员平时与“圆圆”交情很好,所以这一过程并没有惊动它。

  “超重”宝宝

  张志华介绍,一般熊猫幼仔在120至150克之间,这只幼仔重183.4克,身长15.5厘米、尾长5.8厘米,为雌性,一出生就发出洪亮叫声,是个健康的宝宝。

  保育人员将熊猫宝宝抱离“圆圆”之后观察到,“圆圆”乳头湿润,似有喂过奶的迹象。园方表示,预计大熊猫宝宝将在保温箱待上一个月,才会送回去给“圆圆”,一直要长到6个月大,才会和大众见面。

  动物园表示,熊猫宝宝的命名希望有社会参与,能传递保育教育信息。

  从7月2日起,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两位专家一直在台北和动物园方面密切合作。台北动物园表示,熊猫幼仔出生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四川的大熊猫专家报喜,“他们的功劳特别大”。

  张志华表示,此次“圆圆”顺利生产,非常感谢大陆专家的协助,“因为台北动物园没有熊猫产仔和带仔的经验,所以我们有到大陆去学习,大陆的经验非常多,我们会依照流程操作。”

  台北市动物园发言人表示,为了让“圆圆”能专心育仔,同时让广大“圆圆”迷能了解熊猫幼仔的成长情形,动物园将于每天10时30分,整理前一晚的情况和大家分享“圆圆”坐月子的心情点滴,也谢谢大家的关心。

  7日上午,记者看到,动物园熊猫馆展示场依旧迎来不少游客,新科爸爸“团团”看起来有点坐立不宁,不停走来走去,用嘴拱门,仿佛在寻找“圆圆”。

  与雅安分享好消息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每年只有一次发情期,以自然交配方式完成传宗接代的大熊猫只占20%。2011年2月9日,“圆圆”首次在台北市立动物园接受了人工受精,第二天又接受了二度受精。

  2011年2月11日,“团团”“圆圆”首次“圆房”,进行自然交配,但未成功。当时,台北市立动物园园长叶贾森表示,大熊猫繁育后代一直就是难题,对圈养大熊猫都普遍采取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并行的方式。

  “圆圆”当上妈妈的消息让许多台北市民感到振奋。台北市民林先生接受采访时幽默地说,希望台北市民能好好学习一下,“鼓励大家多生育,小家伙都可以这样很顺利生下来,我们人类也要加把劲,让人口出生率不要降太多。”

  台北市长郝龙斌透过发言人表示,肯定台北市立动物园努力不懈的态度,“有志者事竟成”。他还表示,将和四川雅安大熊猫基地分享这个好消息,并保证会好好照顾“团团”、“圆圆”及幼仔一家3口。(本报记者 王 平 孙立极)

  (本报台北7月7日电)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