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拟建校园地震预警系统 关键十秒逃离地震魔爪
16日18时11分,台湾花莲县发生里氏5.3级地震。在台湾,其实像这样级别的地震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据统计,台湾地区平均每年约发生2200次地震,大部分为无感地震,有感地震每年平均约214次。
地震如此频繁发生,谁都渴望能够提前感知,以做好逃生准备。而台湾地震研究中心研发的一套可在地震前10余秒发出预警的系统,有望率先在台湾4000多所学校推广。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台湾7所学校建立,并已在今年3月南投6.1级地震前12秒成功发出预警。
17日,台湾民代邱志伟举行记者会,呼吁建立“校园地震预警系统”。台湾教育部门考虑在下一年预算编列中增加此项专门费用。
模式:现地型预警+逃生演练
今年3月27日南投发生里氏6.1级地震,位于其不远处的嘉义港坪小学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前12秒响起,一楼的师生在主震波来临前已安全撤离,二、三楼师生也及时找到掩体,全校近700名师生成功疏散到空旷区域。此外,今年6月2日的6.3级地震中,该系统再次发挥威力,让师生们成功提前避险。
嘉义港坪小学这一次地震前的“关键十秒”,正是即将被推广的台湾“校园地震预警系统”的一个典型。这一系统是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自行研发的预警系统,搭配上校方定期进行的逃生演习,构筑了一道防护生命的重要保障。
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林沛旸研究员介绍,警报系统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在限定区域内设置一个地震仪,系统主机会接收来自地震仪数据,而且主机还与台湾地震预报中心实时数据共享,在预估震级超过设定值后,就会发出声音、文字预警。这种预警,因为在设定区域内进行,也被称为“现地型预警系统”。
“6月2日,我们在之前设立的9个点,都是在地震发生前10秒左右发出警报,最早的达到19秒。”林沛旸介绍说,由于台湾地震高发,有感地震预警的准确率差不多能达到80%以上,但5级以上的才会发出预警。“小震也预警就容易造成‘狼来了’的后果,降低民众对预警信息的紧张感。”
除了预警设备的添置,学校的逃生演练也非常关键。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每年都会要求设立预警系统的学校,必须至少进行4次大规模模拟演习,其中还有2次是无预警演习。目前,台湾有200万以上学生参与逃生演练,一分钟内所有参与者都要完成地震避难掩护动作,牢记“蹲下、掩护、稳住”三要领,养成地震发生时的本能反应。
目标:覆盖全台4000所学校
根据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规划,未来校园预警系统以方圆20公里为范围,全台划设20个预警区,就可覆盖全台4000多所学校。而预警区内,设一个可通知各学校地震预警信息的主站,其他学校设可接收预警信息的副站。
据邱志伟介绍,作为地震高发地区,为孩子争取“关键逃生十秒”,预估如果在全台各级学校都设置,约需经费新台币8亿元,但“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能用金钱衡量”。据称,台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编列10亿元加强校舍防震设备,但还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地震警报系统建设。经过沟通,教育部门负责人对该系统相当看好,表示愿意积极争取。
除了争取官方经费支持外,林沛旸相信不久的将来,地震预警会成为一个新产业,社会资本的进入,有助于在全社会建立起更大的预警网络。据称,目前日本高校的灾害预警系统,就涵盖收费的资讯网络,此模式在台湾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林沛旸解释说,如通信运营商整合自己原有的客户资源,向有需求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其中定是商机无限。 ( 本报驻台记者 李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