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民意代表又打成一团 台“立法院”怎么了?
“立法院”8月2日临时会排定处理“核四公投”议案,却没想到冲突不断。香港《大公报》3日发表评论指出,“立法”机构空转固然浪费纳税人的金钱,“立委”们打群架的恶行丑态更为社会树立了最糟糕的榜样。
评论摘编如下:
在台湾从政不仅要有学识和口才,还要会打架,因为当“口水仗”不管用时则须“手脚并用”。8月2日“立法院”原本要处理“核四公投案”,不料民进党“立委”集体发起杯葛行动,头一天晚上已带着睡袋进驻“立法院”议事场,反锁大门,霸占讲台,阻挠议事。不甘示弱的国民党“立院党团”则出动曾任台“陆军总司令”的国民党“立委”陈镇湘为“反攻总司令”,在凌晨时分带领国民党“立委”“突袭”,冲破民进党设下的重重“防线”。陈镇湘恐怕没有想到,自己毕生所学的战术也有“实践”的一天,只是不在战场上,而是在议场上。一整天下来,蓝绿“立委”除了咆哮叫骂、挥拳扭打、互相泼水、受伤挂彩外,一事无成。
“立法”机构空转固然浪费纳税人的金钱,“立委”们打群架的恶行丑态更为社会树立了最糟糕的榜样。“议会”内拳来脚往、热闹非凡,“议会”外也是剑拔弩张、人声鼎沸,警民冲突一波接着一波。“立法院”内外乱作一团。这种动辄以拳头暴力代替理性沟通的现象,实非台湾社会发展之福。2011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点全球最无能议会,台湾榜上有名,原因是台湾“立法院”陷入蓝绿恶斗,时常上演的肉搏战比议事活动更有名,且政党之间很难找到合作事例。台湾“立委”打架的负面新闻也常出现在大陆及海外媒体,让不少没有去过台湾的人还以为台湾是一个粗暴无礼、乱七八糟的野蛮社会。台湾旅游部门这些年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塑造台湾的清新形象,但经过“立院”几场轰动的“全武行”后,台湾的清新形象恐怕已经荡然无存了。
岛内政坛暴力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据说,当时的民进党“立委”朱高正跳到主席台前殴打了当时的“行政院长”刘阔才,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立委”在议事厅打架,好似家常便饭。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民进党“立委”先动手。民进党之所以在“立法院”咄咄逼人,主要是因为泛绿在“立法院”的席次常常比泛蓝少,在表决议案时总处于不利形势,于是“人头不够,拳头充数”。
不过,“势单力薄”并不能成为挑衅、打架的借口和理由。“立委”不是地痞流氓,“立院”也不是黑道堂口,如果是普通民众聚众群殴,早就被送到警察局了,“立委”不过仗着政治身份而获“豁免”法律责任。然而,正因如此,才助长了“立院”暴力问政之风。
这几年“立法院”审理陆生、ECFA、两岸服贸协议、美牛入岛等重大议案时,蓝绿阵营总要打上一架,而始作俑者总是民进党“立委”。其实,陆生加入健保、陆配缩短取得身份证时间,都是人道、人权问题,而两岸加强经济合作,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民进党像中了邪般“逢中必反”,如此非理性思维也必然导致非理性行径。他们可能讨好了少数极端派,但却吓跑了一大批中间选民。自毁形象,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