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苏贞昌“国际观”匮乏 误判中美关系

2013年12月12日 11:1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民进党要想重返执政地位,最主要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两岸政策的“贫困”,也在于国际观的匮乏。苏贞昌认为,塑造有能力处理涉外事务的难度,应该远小于率领民进党进行两岸政策转型,因此苏贞昌在塑造国际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却远非当初的盘算,甚至是“多做多错”。

  严重战略误判中美关系发展

  苏贞昌展现国际观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针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发表看法。例如,11月23日大陆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议题,美日等国立即表达了关切和反对的立场。一直苦于寻找展现国际视野机会的苏贞昌如蝇逐臭,不顾大陆已经极大幅度地照顾了台湾方面利益以及将钓鱼岛划入防空识别区是更好地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事实,执意选择跟随美日等国脚步,对大陆说三道四。11月25日,苏贞昌 主持“重大议题协调会报”,诬称大陆划设防空识别区是“区域霸权的手段”,“攸关台湾的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要求马英九当局“向中国表达严正抗议”,台湾应该与日本、南韩、美国等国合作组成“民主同盟”。此外,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国际部”主任刘世忠、“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等人也召开记者会大肆批评大陆,甚至“要求中方立即撤回声明”。

  苏贞昌之所以如此做,最重要的原因是抱美国大腿,充当美国冲撞大陆的卒子,以期能够获得美国好感以及向岛内民众形塑具有国际视野的形象。在事情发展的前几天,苏贞昌的选择似乎是对的。然而,在此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苏贞昌等人的盘算,甚至暴露了苏贞昌国际观的缺乏。在最初的“暴冲”之后,美国的态度政策随即和缓下来。11月29日,美国国务院建议通过中国防空识别区的美国航空公司向中国政府通报飞行计划;12月4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期间,在会后记者会上只字不谈防空识别区问题,更不用谈对中国进行谴责;5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已经不再“要求中国撤销防空识别区”;6日,更传出美国要搬迁距离东海防空识别区110公里的鸟岛靶场。美国态度的180度大转弯不仅让日本垂头丧气,更让冲在前面的苏贞昌无所适从。

  在这一议题上,苏贞昌确实展现了“国际观”,但却是错误的“国际观”,不仅没有获得加分效果,反而是贻笑大方,以最后被 “主子”出卖终场。究其原因,就在于苏及其涉外政策幕僚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错误估计,认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只是说说而已,中美两个大国必定走向“崛起大国”和“收成大国”对抗的老路。

  频繁外访无助国际观的构建

  截至2013年12月,苏贞昌自2012年5月底担任党主席以来,共进行了5次外访,包括2013年2月访问日本、4月访问新加坡、6月访问美国加拿大、8月访问泰国、11月访问菲律宾,超过民进党历史上任何一位党主席。

  其中,最为惹人注意的是访问日本和美国。2013年2月访问日本期间,提出“民主同盟”的概念,宣扬日本、韩国和台湾同属“ 民主阵营”,应该强化合作对付大陆和朝鲜;针对钓鱼岛议题,提出“共同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繁荣”,称“台日有共同利益”,“应该合作解决钓鱼岛问题”,不要给“第三国家”(指大陆)插手和见缝插针的机会。

  2013年6月,借为新恢复的驻美代表处揭牌的机会出访美国和加拿大。据称,在美期间与美助理部长级官员,如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拉塞尔、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罗沃伊等人会面,并在布鲁金斯学会和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提出3R (责任、和解和再平衡的英文头字母缩写)主张,强调民进党是一个负责任、有治理能力的政党,民进党愿意以自信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国,要求美国将台湾纳入亚洲“再平衡”战略等等。

  苏贞昌的外访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了吗?如果是从观光旅游的角度来讲,是有的,其他的收获暂时难以看到。首先,没有受到相关国家的礼遇。同台湾一般从事涉外工作的官员和学者一样,匆匆忙忙地由一个地点赶到另一地点,拜访一些底层事务官员,并与一些智库学者进行座谈,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收获。同样是在野党主席,马英九2006年访美期间见到了美国副国务卿,而苏贞昌访美仅见到了助理部长级官员。其次,相关主张没有受到善意回应。无论是在日本提出的“民主同盟”还是在美国提出的“3R”,均没有受到有关各方的正面回应,遑论改变对民进党没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的担忧。

  用英语演讲也是国际观?

  为了展示自己的国际观,苏贞昌展现了其以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特殊技能,用英语进行演讲。2013年6月,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演讲上,苏贞昌首次照稿用英语进行演讲(但是在回答观众提问时漏了馅儿,还是要借助翻译)。9月,在民进党创党27周年“外交使节”酒会上,面对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马启思等外国官员,苏贞昌再次以英文进行演说。笔者虽不曾到场聆听其“英语范儿”,但是却透过互联网下载到了其在美国进行演说的音频。笔者初步的感受是,其英语演讲本身远比演讲内容有意思,美国人研究听懂了多少比研究苏所要传达的信息更有意思。

  用英语进行演说,自然可以拉近与美国官员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展现其处理涉外事务的能力,但前提是英语水平要好。像苏贞昌的台式英语,还是少秀为好。曾多年在英美等国留学的马英九、蔡英文等人,英语水平不见得比苏贞昌差,但却没有特意用英语进行涉外交流,也没有作为一个亮点大篇幅进行呈现。

  总之,苏贞昌力图塑造有能力处理涉外事务、具有高度国际观的形象,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充分暴露了其国际观的匮乏。(作者:张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