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民进党陷入台湾史观与两岸转型矛盾
台“教育部”通过台湾高中课纲微调案,引发民进党及“独派”所谓“去台湾化”的批评。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9日在发表的文章中说,原本只是单纯的公民抗议运动,但却被上纲为“朝野意识形态大对决”。他说,民进党已陷入台湾史观与两岸转型矛盾中。
郭正亮表示,民进党也是在1999年之后逐步走出“正名制宪”的激进“台独”路线,转向适应“宪法”的革新保台路线。如今因为历史课纲调整,突然重返反殖民史观的激进“台独”立场,彷佛忘了民进党14年来的两岸转型作为,明显的自相矛盾。
郭正亮指出,综观民进党意见,对新版历史课纲的批判重点有二:一是去台湾化,重回大中国史观;二是违反现实,不符合主流民意。
他也分析新版历史课纲所涉及的争议,可分为“用词修改”和“论述修改”两类。其中涉及“去台湾化”争议,诚如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所言,台湾长期存在着国民党带来台湾的中国史观,以及台湾本土的反殖民史观之争,两种史观一再拉扯,演变成统独和蓝绿问题。问题是,这种台湾史观必将衍生出“中华民国也是外来政权”、“中华民国占领台湾”、“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等激进“台独”立场。
郭正亮说,相形之下,“教育部”表示新版历史课纲的修改,是基于符合“宪法”原则,例如“中国改为中国大陆”,是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的大陆地区。领土包括中国大陆,也是因为“宪法”本文至今并未修改,以及“宪法”增修条文仍有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用语。
文章指出,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认为,“教育部”说法不符合主流民意。事实上,2007年扁政府公开标举“一边一国”、民进党通过“正常国家决议文”,当时推动全面检核中小学教科书不当用词,“去中国化”的政治企图,远比目前“教育部”的历史课纲微调更加猛烈。当时也没先自问是否符合主流民意。
郭正亮说,“教育部”所秉持的“宪法”原则,即使不符合“独派”的反殖民史观,也不能上纲到“去台湾化”、强加意识形态、大中国史观等政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