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拒退服贸 舆论激辩学生抗议何时“退场”
“激情过后,下一步怎么走?”昨天,多家台湾媒体不约而同地将此问题抛给刚刚组织数十万人“反服贸”示威的台湾学运,而“学生领袖”林飞帆的回应是“不走”——继续占领“立法院”议场,除非马英九用具体承诺回应学生全部诉求。这一天,台“立法院”委员会复会,马英九则答应了学生4条诉求中的3条,只在“退回服贸”的问题上坚持“不能退”的立场未松口。一项有利于台湾的服务贸易协议能在岛内掀起这么大争议,或许是马英九最初没有想到的,而一群学生为逼政府听话能长期占领“立法”机关,也让“台湾民主”在世界上“出了风头”。围绕这场有违法嫌疑的学运,岛内媒体有追捧、有谴责、有猜测,而两岸关系却因此多了分“且行且珍惜”的忧愁。
示威已散,“占领”依旧
“不能放弃议场,议场是谈判的筹码”,周一上午,林飞帆在被学生占领14天的“立法院”议场举行记者会,他要对外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外界都认为50万人走上凯达格兰大道,(反服贸抗议)看似达到高潮好像要结束了,但只要“马总统”一天不正式做出具体承诺和善意对话,学生会持续占领“国会”,不会离开。
同样在周一上午,马英九在接见台湾工商团体代表时再向学生喊话,希望学生捍卫民主的同时,尊重宪政体制,早日撤出“立法院”议场,让“国会”尽速恢复正常工作。对于学生提出的诉求,马英九表示“能够做的,我们一定会去做”,如要求两岸协议监督法制化方面,“已在积极办理中”。但对于学生要求“退回服贸”,马英九在3月29日回应时已表示“不赞成”,原因是“对台湾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总统”与“学生领袖”各说各话之时,“立法院”全体委员会昨天正常召开。台湾《联合报》说,由于“议场”仍然瘫痪,法案即使送出委员会也无法完成二读、三读。当日,“立法院长”王金平第六度召集朝野“立法院”党团干部协商服贸协议僵局,但国民党与民进党仍未达成共识。
“痛定思痛,难道我们要让国会永远瘫痪?难道我们要容忍学生永远霸占议场?难道我们不怕学运一步步走向革命,学生一个个变成暴民?难道我们非要见台湾的民主解体,社会动乱到不可收拾,才设法挽救?”昨天,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在社论中连提四个“难道”。由于上周末大游行和平有序落幕,台湾学生在学运中展现的“智能、行动力和组织力”受岛内媒体认可,但学生持续占据议场的举动引发了外界对其“以民主之名妨害民主”的批评。
抗议学生被劝“光荣退场”
台《联合晚报》3月30日社论称,经过十几天抗争,反服贸诉求很清楚了,底线就是退回服贸,但政府底线也很清楚,服贸可以逐条审查,但没有退回的余地。社论称,抗议学生强调自己“不是暴民”,但占据“国会”毕竟非属常态,民间也浮现“还我国会”的呼声,难道不需响应?抗争已走到分水岭上,“请考虑以社会最大利益为依归”。
“激情过后,学运该想如何退场”,台湾《中国时报》3月31日以此为题的社论称,对于学生诉求,马英九已经退无可退,但学运领袖们毫不领情,要价甚至比民进党还高,表态除了立即“退回服贸协议”,其他一概免谈。这种诉求愈加绝对化的倾向令人担忧,他们所认为的“民主”,是依他们片面定义的才算民主,他们所认可的“对话”,是找他们所提示的答案才叫对话。
“光荣退场”,这是台“财政部长”张盛和3月31日给学生运动的建议,他表示,学生已引起各界对服贸协议的关注,社会对服贸协议的利弊也更了解,“很多事情应适可而止”。
台湾“中央社”称,为表达“反反服贸”立场,台湾支持服贸的团体计划4月1日号召千人赶赴“监察院”,并计划当日下午从“监察院”出发,发起“要工作、要生存、要服贸”前进“立法院”行动。《台湾醒报》说,多名台湾工商界人士力挺服贸协议,劝学生“赶快回家”。台湾航空业总工会理事长李昭平呼吁“少数激情的同学不要受政治人物操弄”。还有岛内学者批评服贸协议“严重撕裂校园,令同学反目成仇。”
“太阳花抗争本质是对马政府的全面清算”,与绿营接近的《自由时报》以此为题的社论炮轰马英九。该社论称赞50万黑衫军走上街头“创下台湾民主运动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显示马英九已失去统治正当性,是该认真思考如何下台的时候了。不过在学生占领“立法院”的合法性问题上,美国却传出不同声音。事情缘由是民进党籍“立委”萧美琴就服贸争议向美方发出公开信,争取国际关注。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道维28日在美国《尼尔森报道》上撰文回应萧美琴,在称赞其尽职尽责的同时对学生行为提出批评。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31日称,卜道维毫不客气地表示,不论台湾学生霸占“立法院”,还是民进党霸占发言台,都是非法行为,如在美国是不会容许的,他甚至认为这是民进党的选举手法。他表示,民进党没有说出的事实是,正是民进党在“立法院”一再阻挠服贸协议的审议和讨论,这应该是国民党不得已在3月17日强行把协议由委员会交给院会讨论的原因。卜道维还对学生迅速于18日凌晨攻占“立法院”表示惊奇,并援引台湾媒体说法称,多名民进党政治人物当晚现身攻占现场,民进党19日还鼓励党员支持学生非法占据。
3月31日,美国在台协会 发言人金明对媒体称,美国希望有关两岸服贸协议的讨论能在和平及文明方式下进行。卜道维的言论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在台协会立场。即使如此,被卜道维批评“用阻挠策略妨碍议事”的民进党仍陷入尴尬之中。
由于鼓动学运的林飞帆长期在蔡英文办公室工作,且曾公开支持“台独”。外界怀疑林飞帆与民进党颇有渊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蔡逸儒撰文要求民进党说清与学运领袖的关系,称民进党既不敢跟北京闹翻,又想争取“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于是打着要求逐条审查的借口,夸大服贸协议的可能害处,利用学生原本就有的恐惧打击国民党,凸显其没放弃分离主义价值观。
挑战,应对年轻人的“恐惧”
“一架飞机上,一些对机长不满的乘客占领了机长室,一些人认为这种行为可以忽略,因为他们觉得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架飞机正在飞往敌营”。在写给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的稿子中,曾做过多年台湾新闻记者的郑东阳用这个例子来形容台湾民粹化中加入大陆因素的效果。3月31日,作为“机长”的马英九很努力地试图厘清服贸争议,称服贸协议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如果发生紧急状况对台湾不利,有第8条紧急磋商条款;如果担心有“国安顾虑”,有第11条例外条款。但有分析认为,即使服贸协议完全有利于台湾,台湾学生还是会占领“立法院”,因为这行为本质上来自对大陆的恐惧。
“公民运动时代,北京对台新挑战”,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范世平以此为题的文章称,明明是“对台让利”的服贸协议竟让几十万台湾人上街,特别是年轻人成为反对两岸交流急先锋,说明北京对台工作已出现新挑战。范世平说,北京对台工作已出现结构性盲点,过去各种交流与论坛,多属“精英活动”,而台湾已进入公民运动时代,这些反服贸学生,社运经验丰富,思维灵活难测,善于网络动员,精于媒体造势,如果日后两岸协议都必须面对他们的层层检验,两岸谈判恐进入“沼泽区”。北京要面对的已不是台湾的政商名流,而是一般庶民。
对于台湾学运,国际媒体有不少议论。日本《产经新闻》称其“捍卫民主”,奥地利《新闻报》说它算不上“革命”,只是年轻人表达对未来的一起“社会运动”。法国24新闻台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已不通过政党发声,而是直接走上街头。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青木 李珍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