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利用 台北一年厨余经转换可堆5千座101大楼
![废物利用台北一年厨余经转换可堆5千座101大楼](U552P4T8D6042242F107DT20140409095039.jpg)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果菜残渣、剩食厨余等垃圾,除了焚化、做堆肥、发电之外,还可以做什么?拜科技进步之赐,台北市府与小智研发公司合作,把厨余回收变身为时尚包包、椅子与厨余回收桶,不仅节能减碳,也是废物利用最佳实例。
台北市内湖垃圾焚化厂中有一座破旧铁皮屋改装的展示馆,门面采用透光的保特砖,夜里打上灯光即闪闪发亮,屋内展示了回收厨余变为生质酒精机器设备以及生质塑胶做成的各种酷炫时尚生活用品。
“从时尚包包、椅子、灯罩到厨余回收桶,各种塑胶用品都可以用生质塑胶来取代。”小智研发专案经理人唐纳德指出,经过特殊设计的厨余回收桶,可以把厨余水分沥干分离,家庭主妇在处理厨余时不必担心弄脏手。
唐纳德说,“厨余回收桶也可以很时尚,最有意思的是,它本身就是厨余做成的。”生质酒精是生质塑胶的基本原料,这项生产技术并不困难。可惜,目前厨余回收桶仍在概念设计阶段,尚未量产。
台北市一年大约产生5400吨厨余,经由能源研究中心研发出来的技术可转换为生质酒精,再进一步做成30万公斤的生质塑胶,这些生质塑胶可做成1100万个保特砖,堆迭出5000座台北101的高度。
唐纳德指出,“一般塑胶是由石化燃料制造出来的,会制造许多碳排放,生质塑胶则是以厨余垃圾制成,大约可以节省三成的成本,并减少三成的碳排放。”
这些时尚生质塑胶用品代表无限商机,也是节能减碳的具体实践。市民每天随手做垃圾分类、厨余回收,小小一个动作就可以把垃圾变黄金。
>台湾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