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柯文哲“I-Voting”遴选被批是欺骗与作弊

2014年12月22日 11:0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近日,柯文哲针对市政选举的网络投票制度“I-Voting”备受争议,遴选委员会召集人陈其男抨击台北市文化局长遴选过程“充满欺骗与作弊”。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发表社评指出,这般尖锐的批评,不只显示柯文哲还未就任市长,蜜月期就已快要结束,更证明柯文哲“I-Voting”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社评摘编如下:

  继多名台北市政顾问辞职之后,柯文哲的台北市文化局长遴选委员会召集人陈其南日前又重炮抨击,认为文化局长的遴选过程“充满欺骗与作弊”,这般尖锐的批评,不只显示柯文哲还未就任市长,蜜月期就已快要结束,更证明柯文哲“I-Voting”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选举才过3周,已经有18名柯文哲的市政顾问辞职,有的是觉得自己未受尊重、有的是不满遴选决策过程不够透明、有的是抱怨自己“像卫生纸一样”,被用过就丢弃,有的是认为柯团队已被“医疗霸权”垄断、有的是质疑“裁判兼球员”;各人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对遴选制度的强烈批判则完全一致;而遴选产生的局处首长,除了少数还受到外界肯定之外,几乎都遭到负面批评。

  选举期间,柯文哲宣称,网络投票制度,能够有效地让政府结合更多的公民参与,对预算、政府、官员评价,将成为民主改革的转机,通过网路投票,全民当市长的理想可以实现。如今证明他的想法,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I-Voting”采用所谓“○╳”制总结网络投票与实体投票结果,最终原本排名第7的赖香伶以6002分最高分当选,表面看来,似乎达到“全民选才”之效,但认真探究,其代表性显然大有问题,因为“I-Voting”的投票办法规定“凡年满18岁之台北市民,或工作场所于台北市者,得自由依程序完成登记为票选人”,台北市超过18岁以上人口就有210万人,加上在台北市工作者,少说也有300万人,但登记网络票选人的民众只有19956人,而实际上完成投票者,仅有登记者的36.86%,还不到合乎票选人资格的3‰;而实体投票的仅有122人,即使以市长选举投给柯文哲的85万人为准,愿意出来票选局长的人也不到万分之二。试问,这种方式产生的局长,有什么民主基础?

  柯文哲自己就坦承,这次公开遴选有4大缺失:遴选委员会是在选前组成,所以不支持他的人就倾向不参加;当时有很多通过委员要求匿名,显示政治文化会造成表态者疑虑;遴选办法未规定遴选委员不得中途退出,变为候选人;另外,这次遴选委员多数是有一定年龄的理事长,排除了更多元的年龄、身份与观点。

  事实上,柯文哲所说的还只是避重就轻,陈其南就明白指出,遴委会本以为柯文哲应该会明察秋毫,即使在做出相反决定之前,也会回头向遴委会double check,可是“现在的状况表示,柯文哲并不尊重遴委会,遴委会一开始就陪着这个作弊的当事人和他推荐的几个遴委,一路玩开放政府的游戏。柯文哲团队在搏得美名之后,即将遴委会抛在一边凉,回头柯办自己借柯文哲的权力和意志颠覆了遴委会的真正意思。”

  平心而论,遴选委员会的运作,柯文哲本人或许并未介入太多,主要是他的团队在操控,但他既是未来的市长,当然要概括承受所有的责任,问题是柯文哲对此始终轻忽其事,陈其南就痛批“柯文哲显然并没有用心在这事情下,也看不出要累积经验建立SOP”,柯文哲还未上任就出现“选前宣示承诺和实际作为有明显落差”的状况,可以想见,他的市长之路必然还会出现类似情形,但这正是选民的抉择,令人除了感到无奈更觉得悲哀。

【编辑:朱念】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