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评论:朱立伦如何触动民众的心弦?
台湾《联合报》21日发表社论《朱立伦如何触动民众的心弦?》指出,立伦此刻出征,背负着国民党士气低迷、“执政”不得民心和自身反覆其行的三重包袱,他更需要采取直接有力的战略来争取支持:一,要能凸显比对手更“务实”的本心和价值,直捣对手的务虚;二,要找出能触动群众心弦的共鸣点,激励那些积郁已久、渴望走出逆境的支持者站出来投票。全文摘编如下: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获党征召参选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立即召集选战会议,其结论是:必须跳脱传统思维,以全新打法应战。距大选仅剩三个月,确已失去从容以对的余裕;但重要的是,朱团队不能忘记这次“抽柱换朱”所为何来,从初衷出发,才能呼唤群众随他奋力一搏。
就时间因素而言,其实并不必太悲观。虽说朱立伦只剩三个月时间应战,但在洪秀柱代表出征期间,国民党中央已备妥兵马粮草,包括资源、政策、组织、新闻文宣、议题设定、网络战等,都有相应的组织分工,队伍早已到齐。问题只在,由于互信不立,洪营与党中央无法密切契合,以致资源补给无法到位。如今换成党主席朱立伦主帅亲征,双头马车各奔东西的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至于洪秀柱的两岸论述偏离国民党政策纲领的问题──这也是蓝营“换柱”的主因,朱立伦接受征召后,随即将两岸政策拉回“九二共识”的主轴,调性一定,蓝营不必再为被绿营网军标签为“急统”而穷于应付,文传会也不必穷尽话术去弥补政纲与洪营主张的鸿沟。如此一来,不少“立委”参选人拒绝与洪秀柱合挂广告牌、共同竞选的难题,也可告化解。
问题是,国民党甘冒破坏制度的风险及赔上诚信的恶名临阵换柱,目标恐不应只放在以挽救几席“立委”为已足。毕竟,那一小撮“立委”之游移瞻顾,若只是出于一己之私或理念落差,而其本身并无多少战力,其实也没有太多值得珍惜。在这种情况下,朱立伦唯有拉高自己参选的战略目标,设定更积极的选战诉求,才能化解挺柱者的不平,将国民党分崩离析的形势稳住,并达到“顾‘国会’、拼过半”的目标。
但不可讳言,从上周国民党的临全会看,蓝营领袖一味呼求团结合作的言论,包括朱立伦在演说中强调“给人民另一个选择、给台湾另一个机会”,都依然充斥陈腔滥调,展现不出破茧而出、绝地重生的新能量。这和去年底九合一惨败后的颓靡景象,其实没有太大不同。
国民党向来擅打“顺风球”,多年来翻来覆去打的是两岸和平、安定牌、经济牌;而一旦遇到逆境,就往往集体丧志,只能靠“警告牌”、“恐吓牌”来巩固铁杆支持者。以马英九为例,竞选时曾提出“六三三”、“马上好”、“打造黄金十年”的口号,尽管有些承诺跳票,至少当时给了民众一个似可触及的想望。反观洪秀柱阵营,选战主轴“台湾挺柱、真好”看似正面,但主帅在专注理念宣扬之际,似乎失却了选战以“求胜为先”的目标;在情势生变时,支持者的情绪性言论立刻倾巢而出,甚至连敌友都不分。
反观民进党,长期以来依循陈水扁“有梦最美,希望相随”模式,先画天边彩虹再说的战法始终不变,无论是2008年谢长廷的“幸福经济学”,乃至2012年蔡英文的“Taiwan Next”,以迄此次的竞选主轴“点亮台湾”;其实,如果说马英九“骗很大”,扁长蔡岂不“空更大”?但支持者一旦戴上这顶充满无限遐想的迷幻桂冠,还有多少人会去追究这梦和希望是什么模样?又有谁会追问蔡英文将拿什么去点亮台湾?
朱立伦此刻出征,背负着国民党士气低迷、“执政”不得民心和自身反覆其行的三重包袱,他更需要采取直接有力的战略来争取支持:一,要能凸显比对手更“务实”的本心和价值,直捣对手的务虚;二,要找出能触动群众心弦的共鸣点,激励那些积郁已久、渴望走出逆境的支持者站出来投票。至于什么“抚柱、拉王、友宋、尊吴”等战术层级的政治谋略,多谈只会招致民众反感,谁又在乎治人物的权力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