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民进党要带台湾回到十四年前?
民进党“立委”高志鹏要提案废除“国父遗像”,这给人以时空错置之感——经历轰轰烈烈的政党轮替之后,台湾似乎要一夜回到14年前。
2002年,陈水扁上任第三年,民进党籍的“法务部长”陈定南提出“法律没有规定国父是谁”,引发蓝绿大辩论。这大概是孙中山先生遭到台湾当权者公开非难的首次记录。
陈水扁的第二任期,民进党当局官员接受采访时又说出“国父是外国人”的惊人之语。到这个时候,民进党人士“去国父化”的言论已屡见不鲜,他们说,“国父”是独裁政权专有称呼,台湾已民主,不应有“国父”。
但当时一项调查显示,台湾社会超过九成人认同孙中山是“国父”。面对舆论压力,陈水扁不得不在孙中山遗像前表示,孙中山就是“国父”。“行政院”发言人也跟着表态说,“文武百官都是在国父遗像前宣誓就职的。谁说孙中山不是‘国父’,就是背离事实。”
不过,那次围绕“国父”的战争,民进党看似输了面子,却赢了里子,因为他们成功篡改了中学教科书,将历史课本中的“国父”一词大量删除。读这些课本长大的台湾年轻一代,今天对“国父”的认知恐怕已迥异于老一辈。
现在民进党重夺政权还没上任,蔡英文刚说“蓝绿和解”,“绿委”就又迫不及待地朝“国父”开炮了。民进党跟“国父”什么仇、什么怨?很简单,“台独分子”连“中华民国”都不愿承认,对“国父”当然是必欲去之而后快了。
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尊崇的民主革命先驱,但在“台独”者看来,“国父”记忆中蕴涵的“中国记忆”和“统一意识”,是走向法理和事实“台独”的障碍。拿“国父”做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煽动蓝绿仇恨,挑起族群对立,既博版面又拉选票。这是民进党看家本领,轻易不能丢却。
民进党赢了“大选”,又占据了“立法院”六成席位,即将实现“完全执政”,相信不少台湾人都期望民进党可以借此做点实事,为民众谋点福利。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民进党团优先处理的,竟然是这么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法案”。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担心,民进党还没真正当家,就已准备重走政治斗争老路。那选前说好的“蓝绿和解”呢?说好的“拼经济”呢?(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