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体育新闻

中国男排三十年:曾受疯狂追捧 复兴无从谈起

2010年11月25日 14: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下午以3∶0战胜亚洲二流球队沙特队后,中国男排算是稍微挽回了一些颜面。不过,他们在广州亚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已成事实。26日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男排即使战胜对手也只能获得本届亚运会的第五名,这是一个让主教练周建安难以接受,也让队长沈琼感到愧对全国球迷的成绩。

  眼见中国男排近两年每况愈下,作为老一代男排队员的周建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周建安也知道,除非中国男排年轻一代球员能真正成长起来,否则中国男排昔日的所有荣誉和辉煌都将难以重现。

  周建安已不再提亮剑二字

  中国男排在本届亚运会上先后负于伊朗队和日本队,今天下午与沙特队的比赛已成事关名誉的背水一战。但3∶0的比赛结果只是实力差距的体现,比赛过程却是极其平淡,让人看不到中国选手的斗志。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激情释放之后,周建安努力打造的“亮剑精神”全面瓦解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男排似乎正在回到周建安上任之前的状态——作风软弱,无论是获胜还是失利,队员都没有什么激情可言。

  如果说2005年12月,当周建安带着“亮剑”计划挂帅中国男排时,队伍的技术能力在亚洲还有一定优势,打法也较有特色的话,如今的中国男排即使在亚洲也已沦落到“技不如人”的地步。

  周建安也曾表示:“亮剑精神给中国男排注入了灵魂。”但这个灵魂须依托队伍的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第五名的那支中国男排阵容中,除了目前仍在效力的队长沈琼之外,施海荣、隋盛胜、方颖超等主力队员也都是亚洲最优秀的男排选手,但随着这批球员在北京奥运会后或退役或因年龄增长而竞技状态下滑,中国男排进行人员的新老交替已不可阻挡。而以边洪敏、梁春龙、仲为君为代表年轻队员,其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存在明显缺陷,“亮剑”精神事实上已失去了可以发挥威力的基础。

  如今,周建安已很少再提起“亮剑”二字。看到队员在场上失误频频、漏洞百出,周建安知道,仅仅塑造队员的精神气质已难以挽救这支队伍走向衰落的命运。最让他无奈的是,一些队员在进入国家队之后仍需在基本功方面进行补课。

  中国男排成名甚至早于女排

  说起自己当运动员时中国男排夺取亚运会冠军的辉煌历史,周建安心潮澎湃。多年以来,中国男排尽管多次经历低谷期,整支队伍仍不乏亮点。让人不愿接受的是,北京奥运会夺得第五名可能是中国男排的最后一次闪光,此后两年,中国男排开始表演“高台跳水”,飞速坠入谷底。

  回溯30年,中国男排曾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第一个创出辉煌的项目,成名甚至早于中国女排。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上以3∶2逆转,战胜了韩国队。当时很多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现场直播观看了比赛,男排团结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振奋人心。这场比赛的胜利,在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北京大学学生更是受此鼓舞走上街头游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口号。当时作为中国男排主力队员的汪嘉伟一夜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级明星,受到无数女青年的疯狂追逐,其中不少还来自国外。30后的今天,中国男排谁还具备这样的超强人气呢?

  汪嘉伟退役后曾执教中国男排,这一时期又诞生了著名的男排“飞人”张翔。

  虽然也遭遇过无缘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重创,也经历过邸安和时期中国男排“心太软”的煎熬,但那个时候,业内和球迷却从未对中国男排失去过信心。

  作为周建安的好兄弟,张翔在2005年周建安出任中国男排主教练后不久宣布重出江湖,抛家弃子对中国男排的年轻队员实行传帮带,一时传为佳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终于历史性地夺得了奥运会第五名。

  但仅仅两年,所有这些昔日的辉煌却恍若隔世。看到中国男排不断创造历史最差战绩,球迷们一次次发问:“中国男排怎么了?”周建安说,自己愿承担一切责任。但他很难再像当年那样对未来满怀希望。今天面对记者提出的“男排何时可以复兴”的问题,周建安说:“有时候,我都想亲自上场去替这些年轻队员打球。”

  年轻队员身高超一流能力仅二流

  为什么中国男排年轻队员的能力会降至亚洲二流甚至更低?

  与中国女排正在走上一条过于看重队员身高的歧途相似,中国男排也日益青睐身材高大的球员。在这次参加亚运会的中国男排阵容中,有4人身高超过2米。除自由人外,全队没有一人身高在1米9以下,且大部分队员的身高在1米95以上。中国男排队员的平均身高为亚洲之最,与欧洲球队相比,也丝毫没有劣势,但由于人种差异,事实上,中国男排队员的综合素质,如速度、弹跳高度、协调性等却在身材高大化的同时呈下滑趋势。一名国内资深排球教练向记者介绍:“历史经验表明,身高在1米9左右的亚洲男排球员,身体素质的综合条件最优,身高一旦超过1米95,各项运动素质反而开始下降,特别是身高2米以上的大个子球员,亚洲人要比欧洲人显得‘笨’得多。”

  中国男排历史上的优秀球员汪嘉伟、张翔和周建安,身高分别为1米94、1米94和1米89,这样的身高条件在如今的中国男排处于中下水平。但众所周知,汪嘉伟和张翔都以“飞人”著称,优越的弹跳力和滞空能力,使这两位球员成为享誉世界排坛的主攻手,而周建安则因头脑灵活成为亚洲男排历史上最优秀的“二传手”之一。

  中国男排目前的“大个子”阵容里,除了已效力近10年的沈琼之外,再没有哪个球员能够在亚洲排坛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多球迷的印象里,中国男排已经很多年没有涌现能力出众的年轻球星。

  传统训练体系塌陷导致球员成才难

  导致男排年轻一代球员成才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男排原本具有的、被证明是培养年轻球员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已基本废止,单纯依靠竞技水平仍然较低的国内男排联赛培养新人显得收效甚微。

  沈琼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国内男排联赛可能只有进行到冠亚军决赛时才能称为高水平,联赛的大部分场次由于各队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有对抗性的并不多。”

  和女排联赛一样,在中国男排联赛中,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队几乎没有。大部分参赛队仍是专业队,联赛缺少实质的职业化内涵已饱受诟病,这也导致男排联赛长期以来在低水平徘徊。

  “年轻队员通过参加联赛已经很难得到高水平的锻炼,而原本在国内排坛使用多年的一些旨在培养新人的训练手段和模式,现在又已经废止,这更加重了中国男排后备人才的危机。”国内排坛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这位人士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排球联赛创办之前,国内排球界学习、竞争的气氛是很浓厚的。那个时候,每年都会进行由各地方队参加的全国大集训,时间可能有几个月之久。在这个大集训中,各队会一起训练,分享各自较好的训练经验,同时,各队之间会不断进行比赛,甚至专门举行主攻手与主攻手、二传手与二传手等不同角色之间的对抗比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营造全国排球界内的对抗和竞争气氛,同时为年轻人提供锻炼机会。”

  国内排坛曾涌现的优秀运动员,基本都出自这种全国大集训的平台,不过,自从有了联赛之后,这种大集训逐渐流于形式乃至最终消失,这让很多排球界的老教练感到惋惜。实际上,中国男女排近几年同时出现人才断档,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危机正是在大集训模式消失后才出现的。

  运动员的身材倾向于高大,导致中国球员原本具有的灵活、善于快攻的特色丧失;低水平的联赛又限制了年轻队员的能力培养;老一代排球人培养年轻球员的经验又未能延续。中国男排此次在亚运会的惨败,主教练周建安可以承担责任,但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失利找到球队的症结所在,日后才能有重现辉煌的可能。本报记者 慈鑫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