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外国记者对李娜的幽默感印象深刻

2011年01月28日 17:0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赢了球,洗个澡,才一会儿功夫,李娜的手机里已经收到了36条祝贺短信。

  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也发来一条:“李娜,很给力嘛。”

  李娜乐了,“嘿,孙主任还会用这个词”。

  不仅仅中国人庆祝李娜的胜利。

  主新闻中心里,升温再升温。老朋友武田熏隔了老远,便鼓掌一路走来,“李娜,妙啊,第一个亚洲人进大满贯决赛了。”老头写网球几十年,当初亲眼看着伊达公子进半决赛创造亚洲历史,“李娜是亚洲的骄傲。”他似乎比中国记者更激动。

  中国记者忙得发晕。某网站的记者原本订了本周三的机票回国,他们的出差原则:中国人出局就要打道回府。李娜一轮接着一轮胜利,他已经连改两次机票,“以后要做足两周的行程计划。”

  从BBC广播,到澳洲广播公司,再到日本共同通讯社,一茬又一茬的人来到中国记者坐席边逮人,“你有空吗,能替我们做个节目吗?15分钟就行……”李娜的突破,是历史性的突破,这可是一个大新闻。

  相熟的意大利记者斯坦法诺带来了一个走路都已颤颤巍巍的老头,介绍说是他们国内的知名作家,“我有个问题,李娜的幽默感从何而来?比如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很幽默,你们中国作家谁是这种风格?我要写这样一篇稿子。”

  还有可怜的西蒙。这个来自费德勒家乡的晨报记者,每次遇到费德勒输球,总要写海量的稿子。这次报社还给了他额外的选题,“费德勒可以少写一篇,腾出版面好好做李娜。”娃娃脸的西蒙发了愁,“快,把你的稿子发给我。”西蒙和费德勒一样,会说的语言可不少,“看来我很快就要学学中文了。”

  《纽约时报》的克拉里之前就写了一个关于李娜的专题,主题为“带刺的玫瑰花”;《时代报》的皮尔斯已经拟好了标题——沉睡的巨人醒了,准备咆哮。李娜显然成了我们最好的谈资,餐桌上克拉里点出:澳网为自己贴的标签是亚太大满贯,澳网需要李娜。

  赢球后李娜说,“我个人,我的团队,中国网球都需要这场胜利。”更深层面,亚洲网球、世界网球,李娜同样被需要。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彧】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