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普遍缺乏个性的中国体坛,个性就是李娜的标签:她20岁退役选择读大学、胸口一朵玫瑰文身向世人宣告着自己的爱情、北京奥运会对某些观众大吼……这个倔强的中国金花换来的不是媒体的赞美,而是口诛笔伐。 不过,在中国足球最失落的时刻,这个颇具争议的金花却因澳网被媒体无限放大。在半决赛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齐后,有关李娜最给力的评价是——中国有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后,又有了李娜的力度。 北京奥运会,李娜在半决赛对阵萨芬娜,由于不堪忍受场边某些观众的喧嚣言行,她朝着看台怒吼“shut up”。但是这句“shut up”还是无可避免地让李娜成为舆论抨击的焦点,很多人都把这与“提升运动员素质”甚至“爱不爱国”联系起来。这一次,李娜再次向裁判投诉现场的中国球迷——怎么会有那么多“中国教练”教我打网球? 被媒体用来比肩姚明、刘翔、丁俊晖,率真的李娜并不领情,“不知道大家说什么,我没和姚明聊过天,他离我好像有点远”。再联想到之前她说的话——感觉自己在国外比国内更有名。突然间发现,中国体育是一个充满浮躁与戾气的圈子,在意的只是一种眼球效应。 中国人玩球,大球只出了姚明这样一位国际巨星,小球却有王皓、林丹、丁俊晖这样的世界名将。而李娜进入大满贯决赛,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一夜间变大,不过,李娜对于整个中国体育来说,只是强心剂不是“万能药”。 网球是个人项目,技术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训练得到提高,而集体运动的水平,是集体配合与个人能力相结合而决定的。如果说李娜的成功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历史性突破,那么在足、篮、排三大球项目中,中国体育还是失败居多。 以足球为例,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强队,没有一支不是靠庞大足球人口和国内成熟的联赛来支撑的,而中国足球多年“自娱自乐”,假赌黑盛行,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始终无法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中国女网金花脱离国家队走向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国际网坛,过的是一种靠奖金度日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单飞”与丁俊晖的“举家体制”的成功模式有相似之处。不过,这类的成功也仅限于网球、台球等少数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对于中国三大球并无太多适用之处,但对中国三大球的职业化进程多少有些启示。 |
参与互动(0) | 【编辑:赵彧】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