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场近乎完美的胜利作答卷,在昨晚进行的邓禄普上海黄金大奖赛上,刘翔跑出复出以来最好成绩--13秒07,完胜最强对手美国人大卫·奥利弗。这是刘翔本赛季首次参加室外比赛,同时亦是他在正式比赛中首次采用七步上栏的新技术。昨晚的胜利也证明了这次改技术的成功。
赛后,刘翔团队尤其是教练孙海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都提及改技术之后的三个月特训时光,披露了不少内幕故事。
"八改七"是刘翔的决定
提出"八改七"的是刘翔自己。运动生涯头一遭,刘翔自己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
孙海平记得很清楚,刘翔最早提出"八改七",是今年年初在德国参加卡尔斯鲁厄室内挑战赛后,在从赛场回酒店的汽车上。"他的态度非常坚决,脸上的认真和严肃是平时很少见的。"孙海平明白,这个想法应该在刘翔心中憋了有一段时日了。
没有丝毫犹豫,就在车上孙海平答应了刘翔的提议。让孙海平欣喜的是,刘翔说出这个想法说明他的脚伤已没有大碍。"我了解他,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冲动做决定。"
训练的过程异常艰苦,要改变多年的习惯性动作,别扭是难免的。
为了更迅速适应起跑脚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刘翔都刻意改变了不少习惯。翔爸告诉记者:"刘翔以前穿裤子是先伸右脚,然后左脚,自从决定改七步上栏后,他现在是先左脚,再右脚。"而在平时热身或者放松,甚至走路时,他都会故意先迈左脚。
三个月快速适应新技术
从起跑线到第一个栏架之间的距离是9.2米。将起跑从八步改为七步,每一步的跨越距离几乎要多20-30厘米。完成这个技术上的改变,奥利弗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罗伯斯也整整一年几乎没有适应过来,而刘翔,却只用了三个月。
这一切都是与刘翔的肯吃苦以及孙海平的细致训练分不开。
孙海平告诉记者,在改技术的初期,刘翔并不适应。因为起跑脚前后的不同,"踩上起跑器,整个人会一直左右晃动,常常站不稳。"
而在训练中,刘翔要不就跨太大,第七步落下时距离栏架距离过近;要不就是跨太小,跑完七步却离栏架还老远。失败太多难免会打击信心,于是孙海平就在训练中或将栏架往起跑位置放些,或将起跑器往栏架方向挪下,然后在每天训练中一点一点移回原位,循序渐进地让刘翔适应。
刘翔爸爸透露,在刚改技术的那段时间,刘翔在训练中常常会因为距离偏差而撞到第一个栏架,或者离栏架太远在跨越时被绊倒。周末回家,脱下裤子后,只见膝盖和小腿上满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点点伤痕,让翔爸翔妈心疼不已。刘翔反倒大大咧咧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还安慰父母说这些都是旧伤,一点儿也不疼。
附加效果身材变得更棒
赛前发布会亮相时,不少细心的记者发现,刘翔的身材似乎比以往更好了--上身的肌肉更为紧实,臀部及胯部的健硕使腰部曲线更有型。教练孙海平透露,这都是三个月特训的附加成果。
七步上栏比起八步上栏需要更大力量与节奏完美配合。在改技术的这三个月里,刘翔每周的力量训练量远远大于以前,有时一周甚至会上14节训练课,周末都加班加点不回家。而在昨天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翔一见奥利弗就撩起对方上衣,仔细观察起他的腹肌。孙海平说:"他这是想比较一下,增加力量训练的动力。"
将这次夺冠作为出发的新起点,展望一年后的伦敦奥运,刘翔誓言将重新跑进13秒,他说:"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