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王濛不该被“妖魔化” 谁给了冠军张狂的权力?

2011年08月03日 09:5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丽江斗殴”到“青岛内讧”,短道速滑队迅速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有网友调侃说,王濛等人近期成名的速度,比在短道上出成绩要快多了,不过这名好像都是恶名,不愧是“速滑”队。

  也有网友直接讽刺说,这哪里是速滑队,整个一斗殴队嘛。至于短道队员拿“人大代表”的身份做挡箭牌的行为,也被网友形容为可以和“我爸是李刚”相媲美;而由“青岛内讧”所引发出来的“地方派系之争”,又被网友戏称为“越来越有深度和内涵”——原来他们还是一支“表演”队,“只不过演技好像不太过关,演不下去了,只能简化为‘打戏’”。

  内讧缘于“地方派系之争”? 有内幕、有背景

  关键词:“卧底”、“牺牲”

  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内讧事件的主角——王濛和王春露,都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有功之臣,两个本应惺惺相惜的女中豪杰,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矛盾大到竟然要大打出手、拳脚相向的地步?有人说理念不同、性格不合,这似乎有道理,但并不能让人信服。有了解内情的圈内人士透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王矛盾背后其实影射的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冰上之争”(王濛是黑龙江人,王春露则来自吉林)。

  记者近日寻找多位曾经或正在从事短道速滑教练员工作的亲历者,试图从他们口中探究多年来冰上的“吉黑恩怨”,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直面这一敏感问题。不过还是有从事短道教练多年的知情人士直言这种竞争“正常”的同时,给记者讲述了这种“纠葛”背后的故事。

  关于吉林与黑龙江在冰雪项目上的“恩怨”,其实没人能说得清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而在冬季项目中,短道速滑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两省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之一。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行进间的手部推搡、突然横切抢位等动作,虽然不被规则所允许,但在比赛中只要不属于违反体育道德的恶性犯规,运动员并不会受到处罚,仅仅是被取消当场比赛的成绩。而这个规则,正好被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在“金牌争夺”中无所不用其极地利用起来。

  每到全运会前,一些省队就会将本省水平相对一般,夺金希望不大的运动员交流到外省,以便在比赛中充当“卧底”的角色,采用不被算作恶意犯规的违规动作,将其他省的运动员挤出赛道。情急时,还可以采用假摔来挡住对手,或将其一同“带”出赛道。“每届全运会和冬运会上几乎都能看到,把运动员交流出去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自己省份吗!”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说道。

  当然,“卧底”运动员也不会白白“牺牲”。一旦在教练的授意下,该运动员能“曲线”帮助本省运动员夺冠,那么这名“卧底”也能得到与冠军同等的奖金奖励。

  点评:“地方派系之争”是二王决裂的诱因?或许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清楚,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但如果将“内讧”还原到“利益之争”上来看,至少比什么“性格不合、理念不同”的理由更让人信服。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央视还在年初将“CCTV风云大奖的最佳团队奖”授给了中国短道速滑队。我不相信颁奖者压根就不知道短道赛场上存在的这些猫腻,但在短道队内讧爆发前,他们认为必要的“牺牲”就意味着“团队”的优异,下意识地过滤掉了“无所不用其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王濛和王春露这两位“巾帼”辜负了央视的信任,她们习惯成自然地将“无所不用其极”应用到内部矛盾中来——权利、威信,争不来那就干脆打出来!

  从“队长”到“队霸” 王濛就该被妖魔化?

  关键词:体制 捧杀

  丽江斗殴、青岛内讧,冬奥冠军王濛都是其中的主角。如果说丽江斗殴事件发生时,人们还对王濛的“土匪形象”将信将疑,那“青岛内讧”就直接让王濛坐实了“球霸”的恶名。喝酒闹事、饮酒迟归、暴打领队,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名奥运冠军做出来的,但事实她就真做了。

  一时间,关于王濛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个称霸队内无人敢惹的恶棍形象跃然纸上。从冠军英雄到地痞流氓,其滑落的速度真比她短道速滑的成绩还要让人瞠目结舌。

  但平心而论,王濛不该被妖魔化。从她做的一些事、说的一些话来看,其自身素质是有问题,性格上可能也有缺陷,但问题是谁给了她张狂的权力?队霸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又是谁纵容甚至说引导了她的滑落?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们有没有责任?动不动就喜欢“造神”的大众媒体有没有责任?你懂的!

  点评:说到底,一切都是“金牌至上”惹的祸。“道德品质”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同样的,“成就非凡、才华横溢”也不能成为一个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理由。有人对“德艺双馨”嗤之以鼻,有他的道理,但“德”不谈“馨”,至少也要及格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