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深圳大运会:向世界讲述不一样的精彩(2)

2011年08月08日 09:4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志愿者之城”,这是深圳的又一个别名。多年来,深圳已形成了多达25万人的义工组织。大运会的到来,让志愿者群体扩大了数倍,街头的大运志愿服务“U站”中,既有扎根已久的老居民,也有刚来不久的新移民,还有留学生、外来务工人员……

  “来了,就是深圳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大气包容的深圳,以大运会为纽带,激发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面朝大海,深圳有一份独特的自信与从容

  “深圳在哪里?”申办大运会时,不少国际大体联官员有这样的疑问。

  “在香港的边上。”这样的解释,不免带些尴尬。

  改革先锋,青春之城,创意之都,借助大运会,深圳希望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哪一面?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一连串国际盛会接踵而至,中国人已积累了足够多的自信和自豪。深圳呢,“我们追求不一样的精彩”,大运会向世界传递的信息和内涵在悄然变化,深圳,展示出一份独特的自信与从容。

  “从开、闭幕式到赛事相关活动的组织工作,我们要让它回归体育,这种回归会使我们今后举办国际赛事时,能够与国际潮流、现代潮流更加吻合。”举办城市做了这样的基本定位。

  原计划要在50所大学中进行的火炬传递,改成了网络虚拟和实际传递相结合。参与网上传递的人数已超过800万,花费则从原先的7000多万元大幅下降到不足2000万元;

  大运会向市民征集1100万个废弃塑料瓶,用以作为搭建开幕式舞台的材料;

  大运会有一半的新建场馆落户学校,大运村在赛后将整体移交给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黄伟文说:“分布于学校和社区的场馆就像一个个向外辐射的圆圈,辐射范围内的居民都将因此而受益。同时,场馆规划建设以及附近地区的规划改进,满足的不仅是大运赛事的要求,更提升了深圳总体规划设计的质量。”

  更有些破天荒的举动——“开幕式不放焰火,以高科技的声光电营造氛围;不请大腕,就是一场世界大学生的嘉年华”,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深圳市市长许勤告诉记者。

  深圳街头,一座志愿服务“U站”里,记者问一名年轻的志愿者:“开幕式不放焰火,不请大腕,没有更多的大型表演,你觉得会有意思吗?”

  回答就一个字:“酷”。

  创意让节俭有了新的光芒,科技支撑起绿色的力量。

  大运会集体项目的抽签仪式结束后,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指着写满分组情况的黑板,欣慰地说:“深圳大运会吸引了这么多队伍参赛,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这就是深圳‘不一样的精彩’。到时候,这些来自全世界的年轻人会告诉更多人,深圳在哪里,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在很多方面,国际大体联和深圳都形成了理念的互动与交集。

  一如申办大运会时的口号——“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大运会,为特区寻找“下一个30年”的坐标

  2010年,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当世人赞叹这座城市奇迹般的成长经历时,深圳人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未来”。

  “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殷殷期待。

  当人们已将“深圳速度”看做这座城市的精神标签时,深圳人提出了“深圳质量”,呼应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强音。

  2010年,深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000美元,“更上一层楼”的动力来自哪里?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指出,特区的改革,已经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变成社会的总体配套改革,尤其侧重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1年,正是深圳特区“下一个30年”的开局之年,大运会适逢其时。

  王荣认为,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大提升,特别是市民生活质量的大提升,这将是大运会留给深圳的最宝贵财富,是对深圳特区开启下一个干事创业30年、进一步当好排头兵的内涵诠释。

  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率先构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排头兵”挥洒洋洋手笔,奏响了特区再度腾飞的雄浑交响。

  当一个又一个缤纷梦想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大运会,成为“深圳梦”的最新版本。

  若干年后,当深圳人已经习惯了地铁出行,习惯了在街边的绿道散步、在社区附近的体育馆运动,习惯了对城市的发展表达自己的想法,习惯了加入义工组织去帮助别人……不管他们是否会想起这届大运会,大运会已为深圳留下了久远的财富。因为,始于大运会的那句话,将深深烙印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之中——“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胡谋 薛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