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韩端雨中结束11年国脚生涯 女足滑坡或将继续

2011年09月12日 09:1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郑小龙)昨晚,济南秋风瑟瑟、秋雨飘落,球场笼罩离愁别绪,0比1输给部分主力出战的日本队,中国女足5场1胜2平2负积5分排名奥预赛第四位,日本队和朝鲜队拿到伦敦奥运入场券。李霄鹏和韩端完成了谢幕演出,场面有些伤感。

  昨晚,济南下起了小雨,场地比较湿滑,给两队带来了不便。中国女足全主力出战,日本队派上了部分主力。由于朝鲜队下午已经以5比0击败泰国队,本场比赛变成中国女足的荣誉之战。

  上半场双方战平,“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中场休息时,赛场响起《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的歌声听起来让人伤感。 第56分钟,日本队依靠角球战术打破僵局。第83分钟,中国女足获得单刀机会,但边裁示意越位,中国队教练席一个矿泉水瓶狠狠地砸进场内。最终中国女足0比1负于对手,排名奥预赛第四名。

  韩端踢了49分钟被尤佳换下,赛后她确认这是自己代表中国女足出战的最后一场比赛,就此结束11年的国家队生涯。效力中国女足11年,28岁的韩端出场183次,攻入106球。

  在韩端被换下时,李霄鹏送上拥抱,韩端动情地表示:“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无论是顺境或者逆境,拥有你们是我今生的骄傲,感谢全国球迷,谢谢你们。我们这些过路人都是铺垫石,中国女足可能暂时没有辉煌,但早晚会有这一天,希望她们越走越好。”

  硬汉李霄鹏哽咽离去

  >>离人

   (记者郑小龙)“我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必须兑现我的承诺,这肯定是我执教中国女足的最后一场比赛了,谢谢大家!”赛后,李霄鹏差一点流下眼泪。

  同上一场比赛一样,李霄鹏穿着西装,表情已经没有此前那样沉重。尽管决定离去,但李霄鹏一直站在场边,与队员一同为中国女足最后的90分钟奋战。雨越下越大,日本队教练回到教练席躲雨,李霄鹏依旧站在场边,西装早已经湿透。

  点评比赛时,李霄鹏说:“很遗憾,没有用胜利来带给大家中秋快乐。但是大家尽力了,这场比赛队员很困难,我们已经失去了进军奥运会的资格,今天打出这种水平值得尊重。”

  对于他个人去留的问题,李霄鹏明确表示不会继续执教女足:“我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我要给儿子做出榜样。”

  李霄鹏特意向所有人表示感谢:“感谢队员的付出,感谢教练团队的付出,感谢球迷的宽容,也谢谢家人,谢谢球迷,谢谢媒体的朋友们。”此时,李霄鹏有些哽咽,无法平复自己心情后起身准备离开:“我认为新闻发布会可以结束了,谢谢大家!”在众人的目送下,李霄鹏起身离开了新闻发布厅,现场记者为他送上掌声。

  日本球迷挂横幅谢中国

  >>场外

  本报济南专电 (记者郑小龙)中日女足姑娘们在场上激烈拼杀,日本球迷挂出一条横幅,向在“3·11”日本大地震中帮助和救援过他们的中国人民表示感谢。

  昨天的比赛实际上只是一场中国女足的荣誉之战,仍有3000多球迷冒雨来到济南奥体中心为女足加油,其中有300名左右日本球迷占据了球门后面的看台,他们用鼓声和口号为日本队加油,双方球迷不断地比拼助威口号,场面颇为热闹。

  赛前,日本球迷挂出一条横幅,上面分别用日文和中文写着“中国人民在日本‘3·11’大地震时候的全力援助,我们日本朋友不会忘记的,谢谢中国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中国女足则集体拉着条幅感谢中国球迷:“感谢山东、济南,感谢全国球迷!”

  女足滑坡或将继续

  >>观察

  “拼了、铲了、撞了、冲了、换了、射了、累了、完了!”这是微博上一个调侃中国女足奥预赛的段子,在彻底向亚洲一流告别、韩端宣布退出后,中国女足继续滑坡不可避免。更令人恐怖的是,由于鲜有女孩子踢球,中国女足运动后继无人。

  9月11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中国女足首次告别奥运会。事实上,2006年夺得女足亚洲杯冠军之后,女足一直在走下坡路,随着日本、朝鲜、澳大利亚和韩国的进步,中国女足已沦为亚洲第五。

  女足没落原因很多,青少年培养体系的坍塌是罪魁祸首。诚然,女足赚钱不多,但世界冠军日本女足队员们收入更低,有些队员只能到超市当收银员补贴家用。不过,相比日本队员还要自己带饭到球场训练,中国队员在队里吃饭至少不用掏钱。

  女孩踢球不赚钱,连出路也快没了。据悉,大部分省市体校已取消了女足编制,后继无人是女足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收入不高,退役之后还没有保障,结婚成老大难问题,哪个家长还愿把孩子送到女足纯吃苦啊!

  实际上,中国女足运动已经走进死胡同,我们目前看不到女足有什么未来。如果眼前这批球员退役,中国女足的成绩还会滑坡,败给越南和泰国,绝不是危言耸听。

  本报记者 郑小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