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篮协含糊惩罚外援无效力 联赛不给力难留下强人

2011年10月18日 10:37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易建联重返CBA既让球迷感到兴奋,也给篮协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广东宏远和易建联的合同签得明白,一旦NBA结束停摆,阿联可以随时回去,这和此前篮协一再强调的不允许NBA球员打短工的态度刚好相反。当时,篮协负责注册工作的宫鲁鸣表示对阿联会“特事特办”,这又引起了其他俱乐部的不满。

  昨天,篮协公布了一条关于新赛季联赛外籍球员注册工作的补充说明,其中明确表示,受限制的NBA自由球员是“非中国籍”球员,从而为易建联重回NBA扫清了障碍。同时,对于更换外援的限制也从传说中的如果“外援中途落跑,那俱乐部使用这位外援参加的比赛都将被判0:20负”的强硬规则变成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样含糊的表述。

  自由球员 打满赛季

  在篮协发布的补充说明中明确规定:“NBA自由球员是指经NBA官方确认的,参加2010-2011赛季NBA联赛,且在结束后与任何一个NBA俱乐部没有需要继续履行的工作合同的非中国籍球员。NBA自由球员的身份可以通过NBA官网进行查询。”

  说明中同时强调,NBA自由球员如加盟CBA,则必须打满一个赛季,“如确因伤病或其他特殊理由必须提前退出联赛的,要按规程执行:首先需要俱乐部提交更换NBA自由球员的书面申请;其次被更换的NBA自由球员必须提交本人签字的书面承诺,承诺在本球队参加的本赛季全部比赛结束前不参加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篮球联赛或比赛,此承诺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部门进行法律公证。因伤病原因申请更换外援的,须由CBA联赛官方指定权威医疗机构和医生出具该球员的伤病诊断鉴定。”

  如果NBA自由球员被更换以后,违反自己的承诺又参加了其他联赛的,“中国篮协和俱乐部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并将视具体情况考虑将该球员提交的承诺书发至其服役的联赛主办方和所在俱乐部。”

  补充规定 只为阿联

  篮协的这条补充规定虽然通篇没有提“易建联”这三个字,但一句“非中国籍NBA自由球员”就帮阿联撇清了所有干系,于是,这么一条规定也被媒体定义为了“易建联条款”。

  对于篮协的这条规定,不少球迷和专家都表示赞同,篮球专家杨毅就认为,国籍本来就应该是鉴定内援外援身份的唯一标准,易建联是中国人,以前也是从广东东莞银行出去的,这次如果把人家一个中国人说成‘外援’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对于其他俱乐部来说,还是有点不情不愿,毕竟不受篮协规定约束的“中国籍NBA自由球员”只有易建联一个,但也只能接受。天津男篮俱乐部总经理张润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篮协的这条规定虽然只让广东队一家得利了,但对于中国篮球来说却是有利的。“篮协下发的正式文件我暂时还没有看到,但也听到了其他俱乐部负责人的一些议论。如果从俱乐部联赛的角度来看,篮协这样的规定显然打了‘擦边球’,但从宏观的角度上说,中国男篮本来就鲜有几名优秀队员在NBA闯荡,易建联算是一个。如今NBA停摆,像易建联这样的球员也需要一个高水平的联赛保持状态,这个规定也算是对中国篮球优秀队员的一种保护吧,毕竟自己的联赛要保证自己国家的球员。”

  含糊惩罚 等于没说

  除了明确易建联不属于外援之外,篮协昨天公布的这份规定还明确了对于NBA外援更换的规则,尽管“承诺书”、“保留追究法律的权利”这样的说辞显得颇为唬人,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并没有太多的可操作性,基本上等于白说。

  在某专业篮球论坛上不少球迷对篮协的规定产生了质疑,觉得“只要更换外援就必须写下承诺书、不能再为其他联赛效力”有点儿“太过了”。一位球迷就不解地表示,“如果外援确实不适合球队的打法、不好用怎么办?”另一位球迷则风趣地表示,“难道人家下岗了还不能再就业了?”不过,更多的球迷则认为,篮协的这项规定实际上什么效力都没有,“‘保留追究法律的权利’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保留’两个字留下太多空间了”。

  对于这条含糊不清的规定,篮球专家徐济成却认为这才是符合CBA目前现实情况的政策,“就算你有非常强硬的措施,他要临时飞走你怎么办。国际篮联和NBA互不隶属,谁对谁也没管辖,强硬的措施根本管不了NBA外援,如果硬要对俱乐部实施所谓的严惩,只能让已经遭受损失的俱乐部再受打击。所以,一味地强硬规定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伤害联赛。篮协之所以最终出台的是目前的这个措施,正是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作出的。真正的问题是把我们的联赛发展强大,这样就不会出现外援出逃的情况了,你联赛不行,再有什么规定,都难以留住高水平的球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