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击剑奥运名单引热议:用比赛选拔让成绩说话
奥运出征,牵动人心,名单公布,却引来争议一片。从女子举重名将田源,到男子花剑老将黄良财,落选者皆是一肚子委屈。如何确定奥运资格?谁才能入选奥运?一时间,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
类别有不同
每次大赛前的“选人”,对主管者都是一道“难题”,奥运会尤其如此。毕竟四年一次的等待和付出,又关乎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一旦失去这样的机会,对任何一名运动员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但怎样才能挑出最合适的人选,并不能一概而论。项目特点的不同,也决定了选拔方式的不同。
其一是打分类项目,譬如跳水、体操、花样游泳等。既要考虑选手的水平,又要考虑稳定性,同时还得兼顾“印象分”。某种程度上,此类项目更偏向老将、名将,使用新人将非常谨慎。即便能完成同样一套跳水动作,倘若是郭晶晶出场,以她的气场,得分自然也会高一些。而在花样游泳项目中,俄罗斯选手也更容易得到裁判的认可,因为她们是“熟脸”,是“常客”。
其二是对抗类项目,譬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选手的个人能力固然要强,但教练也会根据国外对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调整,尤其在团体项目中。之前中国乒乓球队就曾经针对主要对手韩国男队的著名削球手朱世赫,专门带上克削球打法的选手。
其三是成绩可量化的项目,譬如游泳、田径、举重等。能游多快、跑多快、投多远、举多重,全凭选手的个人能力,实打实,硬碰硬。这些项目的选拔其实最简单:让最强的上。
标准应服众
应该说,相比以往,现在的奥运选手选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越来越透明、规范和公平。此番出征伦敦奥运,中国军团就刷掉了多名大牌选手,他们或因名额限制,或因状态不佳,或因成绩不够给力而无缘。
在中国水军中,世锦赛冠军、中国男子游泳曾经的“一哥”张琳居然成为了看客。最近两年来,张琳状态下滑明显,连奥运达标线都够不着,落选也就自然而然。从张琳身上,能够体现“不唯名气只看成绩”的选拔精神。
不过,在举重项目上还是闹出了一些风波。女子53公斤级的全国奥运选拔赛冠军本是纪静,最后却被另一名小将周俊替代,她们两人都是湖北选手,而这竟是湖北方面的决定。对于这样的变故,就连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也满是无奈:“这个名额是湖北选手争取到的,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近期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体育局的意见。”他甚至公开表示:“周俊的入选的确违背了当初国家队的奥运会选拔办法。她夺金没有把握,我对比赛结果并不乐观。”这样的表态不由得让人疑惑:为何不让实力更强的冠军选手上?同一省份的选手就能随意“顶替”?明知夺金形势更难也同意这样做?
不管如何选择,标准都应该服众。“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举重的奥运选拔也像美国的田径奥运选拔赛一样,简单明了,一锤定音。”这是马文广的心声,又何尝不是所有关心体育的国人的希望?
本报记者 关尹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