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玲射落奥运首金 站到梦想舞台中央(图)
观众席上已爆发出欢呼声,沉浸在清脆的枪声世界里的易思玲才仿佛刚刚醒转。她转过身来,高举起自己的爱枪,教练张秋萍向她张开双臂,师徒二人拥抱在一起。再抬起头,她已泪流满面。
不到半小时,一向爱笑的易思玲哭了两次。国歌声响起,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挂在胸前时,她的眼眶再度湿润。
“哭是释放自己”,挂上金牌的易思玲很快切换到了自己熟悉的“微笑状态”。伦敦奥运会之前,23岁的她已是成名枪手,世界排名第一,世锦赛冠军。但是,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她毕竟只是个新人。她要挑战的,又是万众瞩目的奥运会首金。“今天早上5点我就醒了,”要说不紧张,谁能真正心如止水。但易思玲也有为自己减压的方式,她的办法是:屏蔽所有信息。
皇家炮团军营射击馆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座无虚席,重低音震得人心跳加速,每一轮子弹击发后,现场广播都要即时播报环数和前三名的差距。2号靶位的易思玲左手边就是资格赛第一名的波兰老将波加茨卡。现场的声响,对手的出色发挥,都不在易思玲的世界里,她的面前,只有准星和靶心。
把握自己的每一发子弹和等待对手犯错,对于枪手来说,这样的心态“煎熬”不过是比赛的平常一面。决赛十发子弹,易思玲都打在10环以内,做好自己,剩下的就交给运气去决定。
当易思玲在决赛第八枪完成了对波加茨卡的逆转后,现场已有压抑不住的掌声,但她的表情依然淡定。她唯一的“额外动作”,就是在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前,端起了面前的水杯喝了口水。
“那是我的幸运水杯,红色的,中国开门红嘛。”易思玲的俏皮一面再度展示,“我觉得自己的运气好一点吧。”
首金已在囊中,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说了长长的感谢。此时的他,也终于透露了一些赛前的心态,“哪一枪打得好,哪一枪要调整,我们还是准备得多一些。毕竟,这是第一块金牌。”
13岁走上靶场的易思玲,从湖南到广东,射击之路看起来一帆风顺,但其中的坚守与犹豫,只有她自己有最深刻的感受。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易思玲登上最高领奖台,而那次经历给她成长留下的印记并不只是金牌。
“那次我也以为是首金,结果为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压力。”另外一句话,易思玲当时只说了一半,“我还有更大的梦想。”
今天,她站在了这个“更大梦想”的舞台中央。23岁的女孩,被掌声和鲜花簇拥,会感受到哪些变化?
“生活多少会有些改变吧,但最主要的是我自己成长了。”(薛 原 本报伦敦7月28日电)
专题: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