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坐式女排:妈妈队长不放弃 汶川女孩成冠军

2012年09月19日 14:3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不久前结束的伦敦残奥会上,以上海坐式女排为班底的中国坐式女排在决赛中逆转战胜美国队,实现三连冠。“肢体虽然已不完整,人生却可以一样精彩。”走近这些姑娘,她们的笑容特别灿烂。

  执着的妈妈队长

  这是队长吕红琴的第三届奥运会,这一次回家,3岁的儿子把她的金牌挂在胸前,骄傲地说:“妈妈是冠军。”

  因为小儿麻痹症,吕红琴从小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但是在排球场上,她找到了自信,她说:“每次听到国歌响起,就会特别兴奋,感觉自己的人生特别有价值。”

  北京残奥会上夺得冠军后,吕红琴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结婚生子。她的丈夫卫诚高大帅气,是一位身体健全人士,2006年参加计算机培训时,他认识了自强上进的吕红琴,两人从此走到了一起。2009年末,吕红琴的儿子出生了。但是儿子8个月大的时候,她“狠心”给他断了奶,重新走上排球场。为了能每天见到儿子,她选择了走训。每天一大早从闵行区浦江镇出发,挤一个小时的地铁,去水电路的训练中心训练。

  对排球的特殊情结,让33岁的吕红琴坚持到了今天。

  重生的汶川妹子

  上海坐式排球队里,有一个特殊的“内援”——来自四川广元的唐雪梅。

  2008年5月12日,正在宿舍里睡觉的唐雪梅被一声巨响惊醒。等她睁开眼的时候,厚厚的楼板压在她的左腿上,疼得她几乎失去了知觉。解放军叔叔把她救了出来,但她永远失去了左腿。那一年,她才14岁。

  从此,这个喜欢蹦蹦跳跳的漂亮姑娘变得沉默寡言,直到2009年的夏天,她的人生再次改变。

  那一次,唐雪梅赴上海残疾人康复中心安装假肢,受邀参加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十周年庆,结果被体训中心的张超群教练发现。虽然从来没接触过排球,但第一次受邀观看坐式女排训练,唐雪梅就被深深吸引了。“我看到许多和我一样失去下肢的大姐姐在努力打球,我突然感觉人生原来是有希望的。”从那一刻起,唐雪梅把体训中心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笑容再次回到了她的脸上。

  有着美丽的脸庞、高挑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唐雪梅被姐妹们叫作队里的“新闻发言人”。“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还能参加奥运会,而且还能成为冠军。”唐雪梅说,“感谢坐式排球,让我重新找回了快乐和自信。”

  乐融融的接班人

  说起中国坐式女排,不能不提乐融融的名字。乐融融被誉为“中国坐式排球之父”,正是在他的精心组织、指导下,中国坐式女排赢得了雅典残奥会的冠军。在过去,他一人身兼上海男女坐排、国家男女坐排总教练。

  2007年12月19日下午,乐教练在赴黑龙江漠河市招收运动员的途中因车祸殉职。意外传来,全队陷入悲痛之中。但是队伍不能没有带路人,33岁的助理教练张俊火线上任,成了上海坐式女排的主教练。2008年,张俊成为中国坐式女排主教练,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带领队伍在北京残奥会上卫冕。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那一刻,张俊激动万分。又一个四年过去了,中国坐式女排在张俊的带领下,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这支队伍是师傅(乐融融)一手带出来的,我明白身上的担子很重。”张俊说,“无论是关心队员生活,或是技战术训练,师傅永远都是我的榜样。”

【编辑:刘通】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