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奥会场馆如何建设? 北京奥运会后场馆利用受认可
资料图:鸟巢外景。 中新社发 张浩 摄
本报记者 刘晓军
里约奥运会接近尾声,巴西后奥运经济时代场馆如何利用再受关注。事实上,在经历了十几天的热闹之后,奥运会前投入巨资兴建的大量场馆该怎样发现和利用它的长久价值,一直是各奥运会主办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北京奥运会后场馆的利用,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国际体育界的认可。”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在北京奥运会开幕8周年纪念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如何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经验进行2022冬奥会场馆设计开发?近日,北京冬奥组委邀请有关专家对奥运场馆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点评与解读。
北京奥运会后场馆利用广受认可
坐落于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国家体育场(鸟巢),2008年精彩上演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还同时承担了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按照规划,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冬奥会百年庆典也都将在这里举行。
“自2008年10月北京奥运会后开放运营至去年年底,鸟巢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60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演活动240余场次,其中万人以上的大型活动110余场次;鸟巢内部商业空间已全面规划开发,利用其知识产权开发特许产品20多个大类700余个品种。鸟巢旅游服务、大型活动、商业开发等年营业收入约2亿元,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鸟巢总经理助理李质群对记者说。
“总体来说,北京这近百个场馆赛后利用的情况还是很好的: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这些大型综合性场馆赛后利用率非常高,一年365天有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再比如用于主新闻中心的国家会议中心,每年的活动在400场以上,这样的利用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的桂琳女士告诉记者。她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总体规划和部分场馆的规划设计,现在同样参与2022年冬奥会所有场馆的规划设计。
据了解,承担了2008年奥运会很多比赛项目的各个大学的体育馆,现在不仅成为学校各种体育比赛和训练的场地,还多功能使用,成为各种演出、毕业典礼等的活动场所。原本就使用率较高的现有场馆,比如英东游泳馆等,2008年奥运会后则恢复原有用途,继续开放给大众使用……
可持续利用理念贯穿2022冬奥会
坚持体育特色、多元融合发展也是北京奥运场馆运营的思路。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认为,像水立方那样积极引进国际泳联短池世界杯系列赛、世界跳水系列赛等多项大型赛事,同时创建社会公益服务平台,以无偿提供场地、服务的形式参与环境保护、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场馆实体开发与无形资产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霍教授从1988年级开始从事体育赛事和场馆利用研究。他认为伦敦奥运会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上注重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原有体育场馆、兴建临时体育场馆以及在新建永久性建筑中的可拆卸设施等很值得我国冬奥会可借鉴。
“伦敦奥运会中可拆卸与绿色化建筑材料的选择比率也大大超过了前几届奥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42%的建材来自循环使用的材料。他们的临时性建筑如篮球馆使用了1000多吨钢铁件,拆除后钢材被运往巴西重新利用。”他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耗的50%;回收利用拆迁建筑的废材料也达到90%。
记者从冬奥会组为了解到,对于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不仅被高度重视,而且从申办之初,这样的理念一直贯穿至今,并结合冬奥会的特点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和创新。
桂琳女士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使用25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北京赛区12个场馆中有11个场馆为2008奥运遗产。比如鸟巢将继续用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水立方将用于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则用于女子冰球的比赛,国际会议中心则继续用于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则利用了2008年曲棍球场和射箭场拆除后建设的,原有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也完全契合了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主旨精神。
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和场地B,将利用现有的云顶滑雪场改建而成,现有的雪道、索道、酒店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而三个赛区的交通则充分利用了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速铁路。“在考虑场馆设施建设为永久还是临时方面,我们和场馆的业主、当地政府进行了一轮一轮地认真讨论,以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桂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