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首批观察员在平昌学习8天 无特殊通道
北京冬奥组委首批观察员在平昌学习8天,没有专门用车、没有特殊通道
北京观察员 观摩开幕式提前5小时入场
在平昌冬奥会上,一批来自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正在以“顶岗实习生”的身份为这项盛会贡献力量。此外,由北京冬奥组委派出的49名观察员也从2月8日开启了冬奥会实战学习之旅,他们将在这里停留8天,考察学习不同运行模块的实际运行。未来,北京冬奥组委还将派出两批观察员到访平昌观摩学习。
新京报平昌讯 (首席记者郭超)2月8日,由北京冬奥组委组织派出的49名观察员抵达平昌。次日,首批观察员现场观看了平昌冬奥会开幕式。据首批观察团团长、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介绍,为了更多了解开幕式上各工种运行情况,观察员团将当天集合出发时间由17时调整到14时30分,来自北京冬奥组委的观察员全程体验了观众入场、离场的流程。
“我们这次一共分三个团,第一团8天,共49人。”朴学东说,观察团是由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和有关中央部委、北京市有关委办局工作人员组成。三个观察团共147人,将在平昌冬奥会全方位观摩和考察竞赛组织、赛事服务、场馆管理、城市运行等各方面办赛工作。
朴学东向记者展示了他们人手一本的观察员工作手册,72页厚厚的一本,包含了如何乘坐巴士、如何找到场馆、如何集合、有什么课程等详细信息。据了解,观察团出行没有专门安排车辆,观察员需要向所有工作人员一样坐通勤巴士,走路找场馆,一切都要来真的。
平昌冬奥会开幕当天,观察员团将集合时间从预订的17时提前到14时30分。“我们认为,观察员就要比观众早,提前掌握全流程。”朴学东说,早到确实有收获,当天他们在开幕开始前5个小时到达现场体验,从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冷暖平昌”他说想用这个词描述当晚的感受,当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几度的时候,他看到了有温度的服务、热水、热食、取暖房,志愿者的微笑。但当大量观众集中离场时,捉襟见肘的交通运力,又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寒冷。
朴学东介绍,团员每天都要写记录,等回到北京,每人还要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观察员总结。在平昌的这几天,观察团隔一天就开一次团长会,交流总结各组的收获,隔一天也会往北京冬奥组委发团组简报。
■ 对话
张静 顶岗实习137天忙到没时间概念
张静是北京冬奥组委派到平昌冬奥会41位“顶岗实习生”中的一位。
在北京,张静是冬奥组委服务部奥运村运行处的工作人员,负责住宿分配。来到平昌,她成为奥运村住宿分配团队的5位经理之一,每天工作繁忙,还要写工作记录。
她将在韩国工作137天,创造了这次“顶岗实习”时间最长的纪录。
住宿分配要细到电源位置
新京报:来平昌多久了?
张静:90多天了,我是去年11月4日来的。
新京报:你主要在这边负责哪一些事务?
张静:我在平昌冬奥会住宿的分配团队,这个分配团队主要负责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居住空间分配,包括有多少个床位,还包括办公的空间,医疗的空间,储藏室的空间等,就是做一个大的布局。
新京报:你做这个工作之前在北京是做什么的?
张静:我在北京冬奥组委服务部,住宿和奥运村运行处。我之前就是负责奥运村这个业务口的。
新京报:这个住宿分配团队大既有多少人?
张静:我们有5个分配经理,另外还有两位制图的和CAD画图的人员。
新京报:制图是要做什么?
张静:先出一个大的模型图,比如中国代表团占在哪个位置,窗户朝哪里,电源在哪里,制作人员都要画出来,这些细节都要体现在图里。
开赛后工作没有时间概念
新京报:你工作的时间是?
张静:正常的是早上9点到晚上6点。对奥运村来讲,因为还有很多接待工作和客房保障工作,所以进入赛时我们就没什么时间概念了,有事情就需要马上打开电脑做。
新京报:你也是带着学习任务来的,怎么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你的经验?
张静:每天都要写记录。
新京报:这要形成一种习惯,那你写了多少了?
张静:来了多少天就写了多少,以前周六日不写,现在周六日都要写了。我来了90多天,有80多天都在写。
新京报:这90多天自己有多大变化?
张静: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融入工作,真的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一个奥运会。我们也都是用心去观察,去思考赛事运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遇到问题的时候真的就会和他们一起纠结,就比如奥运村最大问题清洁方面投诉,他们收到就是各个NOC的投诉,运动员的投诉,会很多很多,他们实在是应付不过来。我们这些实习生没有置身事外,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
跟孩子视频忍不住痛哭了
新京报:这个过程中你回过家吗?
张静:不可能回去,现在是越来越忙,连跟孩子视频机会都少了。
新京报:最想的应该是你的孩子吧。
张静:对,有一天就是跟孩子视频,孩子说我喜欢吃榴莲蛋糕,给我准备了一个,一直等我等我,我还没回去。听到这,我就冲进卫生间了,控制不住想哭。
新京报:春节你也会在这里吧?
张静:一直待到3月20日,冬残奥结束,实习期是137天。
新京报:春节打算怎么办?
张静:岗位上过。奥运村是一个生活的社区,按照我们的思路,想看看怎么营造一个春节的气氛给运动员,所以春节肯定是在这儿过。
新京报:你觉得收获大吗?哪些经验可以带回北京?
张静:我可以研究他们的组织架构,研究他们的前期规划,看他们现在怎么做?跟之前设想的一样吗?他们这么做对不对?然后再想,这些放到北京冬奥会行不行?所以对我来说收获很大。
专题:2018平昌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