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会赞誉与争议交织 争议判罚让人捉摸不透
赞誉与争议交织,平昌冬奥落幕
■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燃烧了16天的奥林匹克圣火今夜熄灭,平昌冬奥会就此画下句点。多年之后,这座人口不到五万的小城或许会如索契般再度被世界遗忘,又或许会成为下一个札幌就此走向蓬勃,但无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那些关于体育的故事注定将会在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
韩朝在奥运赛场的再度联手,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岁月,平昌见证了奥林匹克精神最光辉的瞬间。而那些争议的判罚、赛场内外的是非,也让这场奥林匹克盛事一次次地陷入了嘈杂的舆论漩涡。
流逝的时光在坚守中凝结
没有人能逃过岁月的侵袭,但在伟大的传奇身上,时间的脚步仿佛也会更慢一些。
45岁零256天,一个与跳台滑雪格格不入的年龄,早已习惯被人追问何时退役的葛西纪明第八次站在冬奥会舞台上。面对阿尔卑西亚滑雪中心肆虐的寒风,这一次,他终究没能为日本队带着奖牌归去,但执着的日本跳台传奇并不打算就此谢幕,四年后的北京或许又将迎来他的身影。
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是平昌冬奥会最后一个结束的比赛项目,37岁的玛丽特·比约根完美夺冠,在最后一刻帮助挪威代表团在金牌榜上反超德国占据榜首,这也是她在五届冬奥会中的第8枚金牌与第15枚奖牌,成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年轻人占据主流的单板滑雪世界,31岁的肖恩·怀特以一出王者归来的热血故事告诉世界,为何他才是这项运动最伟大的标杆。四年前在索契的迷失,数月前训练受伤缝了62针的伤口,即便怀特曾走入低谷,人们仍坚信这位曾十三次问鼎世界冬季极限运动大赛 (Winter X Games) 的传奇会重新站起,而平昌单板滑雪男子U型池金牌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怀特身后有着无数追赶的身影,24岁的加拿大男孩马克·麦克莫里斯曾是距离最近的那个。但在11个月前滑雪撞上树干后,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下巴、左臂、骨盆、肋骨多处骨折,脾脏破裂,肺部萎缩,并伴随着短暂昏迷,病床上的麦克莫里斯险些再也没能苏醒。不到一年的时间,涅槃重生,麦克莫里斯再一次站上了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领奖台,这是一出有关梦想与勇气的美丽故事。
对于花样滑冰运动而言,23岁的羽生结弦并不年轻,但在这位翩翩“少年”身上却依然保留着人们初识他的模样。即便评委更偏爱大编制的西方音乐,但在日本作曲家梅林茂谱写的 《晴明》 伴奏下,四年前踉踉跄跄摔倒争议夺冠的羽生结弦这一次不再让争议重现。从没有人如他这般能将诸多矛盾的特质融合在一起,跳跃时姿态飘逸,滑行时体态柔美,热血又不失明媚的冰上独舞让羽生结弦收获了众星捧月,也让他成为66年来首位蝉联花滑单人滑金牌的男选手。
争议判罚让舆论陷入嘈杂
平昌动人的剧本里,也少不了争议的注脚。
本次比赛短道速滑裁判捉摸不定的判罚标准,终将成为未来被反复提及的片段。或许当事者们没有想到,短道第二比赛日40分钟内四人被判犯规的遭遇只是一个开始,在被愤怒、委屈与不解情绪填满的女子3000米决赛夜,质疑声达到了最高分贝。
范可新对崔敏静的轻微推搡,以及加拿大队非滑行选手对范可新的疑似阻挡,让两队错失领奖台,但韩国选手金雅朗失去重心摔倒后绊倒加拿大选手的行为却逃过处罚。中国队主教练李琰不断强调的“判罚一致性”在平昌显得扑朔迷离。
然而与争议判罚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短道队遭遇身体对抗时的习惯性伸手。对于中国女队而言,伤害自己的不仅是有争议的裁判判罚,更是早已养成的不良比赛习惯。相较于女队的衰退,中国短道男队却在平昌实现突破。武大靖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两破世界纪录,一骑绝尘地冲过男子500米终点线,避免了中国代表团无金的尴尬,也实现了短道男队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男子速滑赛场见证了中国的又一大突破。不到20岁的小将高亭宇在男子500米决赛摘铜,勇夺中国速滑男队在冬奥会赛场的第一枚奖牌。同样令人欣慰的故事发生在单板滑雪女子U型池,九年前世锦赛夺魁、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刘佳宇终于从长时间的低迷中走出,站上领奖台。本次平昌冬奥会,中国首次在1个大项、2个分项、10个小项上获得参赛资格,其中在雪车四人座比赛中,邵奕俊 (舵手) 和王超 (替补) 成为首批踏上冬奥会舞台的上海运动员。
此次平昌之旅,中国代表团品味更多的是遗憾。在充满了心酸与委屈的短道速滑赛场外,花滑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在自由滑中连续两跳失误,让这对争冠大热以一枚银牌遗憾结束了首次奥运之旅;传统强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场同样成了中国选手的伤心地,已连续三届与金牌擦肩而过的女队又一次上演了同样的故事,背负着沉重压力的名将徐梦桃无缘决赛轮,老将张鑫与冠军的差距只有0.62分,而贾宗洋与男子空中技巧金牌更是仅差了0.46分。
本届平昌冬奥会暴露了中国体育在冬季运动上的短板,优势项目不仅数量较少,且集中于变数较大的打分项目,或是裁判判罚因素较大的竞速项目。如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已进入“北京时段”,四年后中国代表团将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需要体育管理部门想出更多更有效的对策。
(本报平昌2月25日专电)
专题:2018平昌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