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诺比利转身告别:追风少年和青春一起成追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9日电(李赫)“这是一次美妙的旅程,远比我最狂野的梦更美。”终于,41岁的马努·吉诺比利决定给他的篮球旅程画上句点,也亲手为童话般的“GDP时代”(马努·吉诺比利、蒂姆·邓肯、托尼·帕克组合)写下终章。
此前一周,已有多家美媒曝出消息,马刺传奇后卫正在认真考虑退役,他会和波波维奇会面,然后做出最后的决定。但其实,几乎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留下来。
很奇怪,不是吗?1977年出生的阿根廷后卫,在41岁的年纪,还被球迷“拉拽”着,不舍他离去。尤其在同时代的对手——比他年轻一岁、史上最伟大两大得分后卫之一的科比,早已退役两年的今天。
伊曼纽尔·大卫·吉诺比利,这个身高198公分,体重93公斤,1999年在第57顺位被选中的阿根廷人,凭什么获此殊荣?
帅气的吉诺比利2002年才登陆NBA,之前的3年,他横扫了欧洲篮球世界几乎一切个人和团队荣誉。大部分时间担任第六人的16年NBA生涯里,阿根廷人场均拿到13.3分,3.5个篮板,3.8个助攻。
16年的NBA生涯,吉诺比利荣誉无数——4次NBA总冠军,2次全明星,1次最佳第六人,2次最佳阵容三阵,1次最佳新秀二阵。
华丽数据的背后,是并不标准的投篮方式和诡异的球风。除此之外,他一直都是球场“异类”。马努似乎永远都在与规行矩步抗争,总是在挑战篮球世界里的生存法则。
2002年和2004年,他率领流淌着足球血液的阿根廷人两次击败了篮球“美国梦之队”;他是马刺队最犀利的得分手,却安心坐上板凳上打第六人;他是球队陷入绝境时最倚靠的那一个,却也是GDP当中唯一没有拿过总决赛MVP奖杯的“核心”。
21世纪初那个铁血的年代,他是防守浪潮里的妖异精灵。所有人都鼓吹马刺已老的日子里,他引领“阿拉莫军团”演绎出历史级别的进攻浪潮。2017年,所有人都以为他将退役离去,吉诺比利却决定再战一年,甚至和老东家马刺签下两年的合同。
马努的伟大,在于他总能以自己的方式突破人们的认知。而这,源于他的信念和坚持。这份坚持,让41岁的他在生涯的告别赛季里,依旧能场均打20分钟,完成超过55%的真实命中率,稳定输出接近10分,他依旧是马刺外线最可靠的进攻组织者,依旧是那个怀揣热血青春的老男孩。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商业味渐浓的联盟里,“马刺童话”是一个“异类”。而作为代表人物,吉诺比利无疑是绵延20年的“GDP时代”的最后遗珠,他身上保留着人们有关马刺记忆的精髓——团队,无私以及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
所谓异类、所谓坚持、所谓理想主义,直击大多数的“你和我”在年轻时引以为傲的、最后又和马努的秀发一样逐渐飘零的某种特质——年轻时向往打破常规,用热爱和坚持一往无前。
某种程度上,只要马努还想打,只要他还在马刺,就一定还能找到“镶刻”在他长发飘飘岁月里的影子,一切都还有迹可循。球迷的信念不会改变,他就像一段无声却奔放的青春,如影随形,不留痕迹。
但当马努最终选择离开,我们都明白,他的油箱里还有油,但梦想已抵达远方。时光流淌,曾经不服输的人们,大多数最终不可避免的选择了妥协,选择向现实让步。
因此,人们突然意识到了无情流逝的时间,意识到早已戛然而止的青春,意识到寄托在他身上、最终又将被时间埋葬的理想与热爱。
所以会内心不舍,所以才出面挽留,这是一次正式的告别,对偶像,对篮球,也是对自己。
41岁的吉诺比利终于做出决定,他低下头,不再倔强,我们也把关于他的一切记在心里。转过头,和送别的泪水一同拭去的,是“妖刀”为我们刻下的青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