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7日电 韩国足球队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首次取得本土外世界杯进入16强的佳绩。韩联社报道称,尽管在八分之一决赛上不敌南美劲旅乌拉圭,以1比2惜败对手遭淘汰,但韩国队已向世界足坛证明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进四强,绝非只靠运气。
韩国足球在2002年世界杯后,迅速成长,从世界足球边缘走向了中心舞台。韩国足球之所以能够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将中国队远远甩在身后,主要原因在于成功的新老交替、科学的训练,以及投资和支援。
成功完成新老交替
韩国队主帅许丁茂(55岁)2007年12月挂帅,在其2年6个月的执教期间,倾注最大心血的是新老交替。
许丁茂善于挖掘新球员,正是他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赛之前,发现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朴智星,把他首次披上了国家队战袍。2002年韩国队年纪最小的这名球员,如今已是队伍中最重要的灵魂人物。
许丁茂担任韩国国家队教练后,也未停止给队伍输入新鲜血液。由他带队后,得到他的提携而首次参加A级赛事的选手多达26名。
本届世界杯韩国队的最大优点就是新老球员的协调。在一批年轻选手中,最耀眼的是李青龙(22岁)和基诚庸(21岁),两人在韩国队已成主力,为韩国队挺进16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让我们更加期待4年后的世界杯。
科学的训练
足球不是科学,但科学可以提高足球水平。韩日世界杯给韩国队足带来的重大改变之一,要数训练引入科学方法。在备战世界杯的过程中,希丁克引进“训练周期化理论”,把体能训练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到世界杯开战时选手的体能提高到了最佳状态。充沛的体能成为太极虎打入四强的动力。
许丁茂的训练程序与希丁可大致相同,八年前在希丁克阵容负责体能训练的教练,此次又为韩国队效力。韩国队体能训练程序的最大特点是,侧重选手短时间内恢复体力,因此以小比赛为主进行训练。
韩国足球协会还利用“无线经济能力测定系统”,在选手们进行训练时给每人身上装上感应器,随时测定选练中每个选手的体能和技战术执行能力。
为了适应南非世界杯高海拔环境,韩国队将训练基地设在海拔1200米的勒斯滕堡,在国内进行训练时则专门设置“低氧房”,还让选手们戴上特制口罩,适应高原低氧环境。
投资和支援
说起韩国足球的成长,不能不提韩国足协的作用。
国际足联副主席、前韩国足球协会会长郑梦准,1993年上任后将当时452支协会注册球队,增加到700多支,注册选手从1万多名增加到2.2万多名,K联赛从6个俱乐部增加到15个俱乐部。
协会成功实现资金自立,1年预算从1992年的35亿韩元,增加到今年的900多亿韩元。
主办韩日世界杯,使足球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本届世界杯,大规模协助人员随同选手们前往南非,其中包括主治医生、物理治疗师、厨师、影像分析师。
韩国足球协会还以重金奖励球员,早早许下承诺,若进入16强,每人最多奖励1.7亿韩元,提高了士气。
正是上述韩国足球协会的大规模投资和全力支持,为太极虎历史性地进入16强,助了一臂之力。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方灿】 |
专题:南非世界杯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