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红酒瞄准中国市场(图)
在位于小镇维拉纽瓦德阿尔卡得特的葡萄园里,高大的葡萄采摘机正在作业。
近年来,红酒在中国市场逐渐走俏,西班牙的红酒生产商们从中看到了巨大商机。记者走访了维拉纽瓦的拉图埃、阿勒卡特、贝督等3家酒庄。3家酒庄的负责人纷纷对记者表示,中国红酒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增长很快,对于旨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西班牙红酒来说是一个福音。
位于卡斯蒂亚·拉曼查自治区的小镇维拉纽瓦德阿尔卡得特(简称维拉纽瓦)距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约120公里,小镇人口只有3700人,但却是卡斯蒂亚·拉曼查葡萄产量最大的镇子之一。不仅如此,小镇还与中国结缘,维拉纽瓦镇镇长里卡多告诉记者,目前小镇出产的红酒中有8%到10%都出口到中国。
10月的卡斯蒂亚·拉曼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进入维拉纽瓦就仿佛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漫山遍野的葡萄园中,农民们正在为丰收而忙碌。
“由于干旱少雨,今年我们的葡萄产量比去年要少很多。”里卡多对本报记者说:“往年产量在6000万到7000万千克之间,今年估计将下降至4000万千克。不过因为雨水少,葡萄遭受的病虫灾害也少,所以今年葡萄的质量很高,这算是老天爷给我们的补偿吧。”里卡多笑着说。对于农民来说,葡萄产量下降是现实的苦恼,但一车车的葡萄被酒庄评定为上乘,他们又感到格外的幸福。
其实干旱不只是影响了维拉纽瓦,根据西班牙农业食品合作社协会发布的公告,今年几乎所有西班牙的葡萄产区都受到了影响,预计今年西班牙葡萄产量将整体减产15%,西班牙本季葡萄酒的价格也因此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
在维拉纽瓦两个相距不远的葡萄园里,记者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收获景象。在一个葡萄园,主人一家集体上阵,还雇佣了三四个短工,他们手中剪子上下翻飞,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白葡萄被剪下,很快装满了一个大桶。而在另外一个葡萄园,主人路易斯交叉双臂站在田埂上,淡定而欣慰地看着两米多高的葡萄采摘机在葡萄丛中驰骋。他告诉记者:“我有100公顷葡萄园,以前需要雇佣25到30个人来摘,而现在只雇一个开采摘机的驾驶员就可以了。”采摘机价格不菲,一台要12万欧元,但可以显著提升葡萄采摘效率。一般情况下,采摘机一天能采摘5公顷葡萄园,而如果完全手工,一天内采摘5公顷的葡萄需要雇佣80个人。而且在西班牙,人工费用非常高。维拉纽瓦镇负责农业事务的专员胡安跟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个工人每天工资是57欧元,算上社保和其他费用的话每天的花费在75到80欧元之间,如果雇10个人的话,其每天的花费要750至800欧元,而租用一台采摘机,其每天的花费也只要200多欧元。
8到10年前,采摘机逐渐进入西班牙的葡萄园并普及。由于采摘机的进入,9、10月份葡萄收获季节维拉纽瓦全镇雇佣的短工从七八百人降到了现在不到两百人。但并不是所有的葡萄园都可以使用采摘机的。“以前农民种植的葡萄都是比较矮的,无法使用采摘机。适于用机器采摘的高架葡萄的面积在过去几年里有了明显增长,但从比例上来讲,矮架葡萄的面积仍然占多数。”胡安告诉记者。
阿勒卡特酒庄的技术经理赫苏斯告诉记者,以前西班牙的酒庄在国外的市场较小,为了寻找出路,西班牙的酒庄会把红酒卖到法国,法国酒商给这些红酒贴上自己的牌子,并将其销售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而现在中国的进口商已经意识到了西班牙红酒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开始直接从西班牙进口红酒,这是一种双赢,中国的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西班牙的红酒,而西班牙的酒庄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就阿勒卡特酒庄来说,他们出口到中国的红酒在过去的3到4年里都在稳定增长,而且增速很快,几乎是翻倍的。目前他们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多家专卖店,去年出口到中国的红酒有100万升。
贝督酒庄的出口经理克里斯蒂娜告诉记者,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在过去一年里,酒庄向中国出口了300万瓶红酒,目前酒庄正在投入人力物力研究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红酒。本报记者 丁大伟摄
(本报马德里10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