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团购电商弊端已现 消费减少渠道变弱(3)
弊端日益凸显
“团购部”或“大客户部”几乎成为所有酒企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企业在招聘团购人员时,都会强调“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资源者优先”。
陈鑫便是在某白酒企业负责VIP客户的开发和维护,虽然年纪不大,但由于做事周全,深得公司领导的喜爱。尽管如此,陈鑫依然保持着初到公司时的谨慎和低调,他能感受到公司其他同事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客户部有一些情绪。“他们觉得大客户部工作轻松,无非就是请客吃饭、给机关领导送送酒之类的,却更受公司重视。”陈鑫觉得自己的工作并不像同事所想的那样轻松,“跟机关打交道需要更谨慎细致,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压力越来越大。”
陈鑫的压力也反映了团购渠道当前存在的问题。虽然团购渠道对高端消费人群的目标定位更准确,效果也很明显,但是随着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团购渠道本身的弊端也不断显现。
首先,团购消费资源正在被不断瓜分呈现碎片化。团购的操作手法无非都是“走关系”,同质化竞争在让营销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催生出灰色交易,不仅让团购渠道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也存在一定风险。再加上如果产品和品牌不具备差异化,组织能力也难分高下,只能硬拼产品价格和资金投入。硬拼的结果往往会降低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一些原本依靠团购渠道快速成长的酒企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业外经销商的撤离成为主要原因。
早在两年前,合肥智邦达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张健在谈到业外资本时就曾断言,“大部分人怎么来的也会怎么走,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来看,至少有一部分业外经销商开始撤出这个行业。
业外人士进入酒圈卖酒,首先是看重酒行业的高额利润,同时他们也拥有一些人脉资源。所以,当他们进入酒行业后通常会成为酒水厂商的团购经销商。业外资本的介入可能会在合作初期帮助销售快速膨胀,但由于他们没有传统渠道,一旦出现销售困难或是风险,就很难靠得住。
“业外人士刚进入酒行业时,往往满怀信心,但当深入之后,会发现操作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利润也没有那么高。靠关系卖酒,就需要请客吃饭,需要给回扣,长期下去,酒卖不出去多少,却投进去不少钱。于是,一些经销商开始萌生退意。为了快速收回成本,就只能低价倾销,迅速把产品变现。他们把货一清,酒厂的价格体系一下子就乱了。”孟跃咨询机构董事长孟跃表示。
就像张健所说,有些业外资本“来得快也走得快”,只当卖酒是个副业。来的时候欠缺考虑,以为形势大好,迅速撑大团购渠道,走的时候也毫无顾忌,却给酒水行业留下了一堆问题。
“企业需要更加均衡地去看待渠道的作用。对大型企业来说,团购是方式,不是结果。”张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