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
看客心理口味重
对于苏紫紫现象,心理专家郭铁军告诉记者,苏紫紫在这件事情上,基于以下心理因素:第一,“她能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能够成功炒作自己的良机。”第二,是她的好奇心,“在她心里可能觉得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不稀奇,而这样做一定能获得成功。”而对于她勇敢裸体接受采访的做法,郭铁军则称,“这说明这个女孩子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在做这件事情前,她已经想好了事情的后果,包括如何面对外界的舆论。”在心理专家看来,成名需要付出的代价除了身体的牺牲,更大的是来自舆论的斥骂,郭铁军直言,苏紫紫抗压能力令人咋舌。
心理学家马丽则告诉记者,其实学艺术的学生当模特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什么热点,而她又将强拆迁、奶奶生病等这些能引起人们同情的热点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才吸引人的眼球。马丽:“她的这种行为能够激发人想出名的灵感,但是要想像她这样把人生坎坷连在一起引起人同情就必须找更新鲜的例子才能引起外界的关注,毕竟现在人的口味越来越重了。”
社会学家
拒绝更多“苏紫紫”
对于苏紫紫走红网络并引发社会热议的现象,不少学者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了担忧。从最初的为学业打工而不得不展示裸体,到被网友揭发学历造假,再到背后的炒作团队开始浮现,有人担心,苏紫紫会否将引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竞相模仿,将人体艺术当做一条成名的“捷径”。
华师大的陈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对于苏紫紫的某些行为,社会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但陈江也同时直言不讳:“我觉得她以裸体的方式来公开面对记者接受采访,不能排除炒作自己的成分。”在陈江眼中,苏紫紫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冲撞以引起前价值观混乱的产物,而网友们狂热议论追逐的病态心理,则对苏紫紫的迅速出名走红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陈江对年轻人提出衷心建议:“希望大家不要随便模仿苏紫紫。”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鸣也直言:“成名这件事有美名有丑名,大家不要对苏紫紫的出名而过度夸张,你也可以像苏紫紫一样头上套一个马桶走上大街,肯定出名,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学者肖鹰曾撰文,抨击苏紫紫的脱衣并非真正的艺术,不能给人带来美感,也完全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曦】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