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歌剧《蝴蝶夫人》伦敦演出 中国人首任副导演

2011年03月06日 1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伦敦3月6日电 题:“新派”歌剧《蝴蝶夫人》伦敦演出 中国人首任副导演

  中新社记者 魏群

  从歌剧院搬到观众围坐的圆形剧场,从意大利语唱词改为英语演唱,从演员多为西方人变为更多亚洲面孔。由英国“金牌”制作人雷蒙德•古柏及著名歌剧导演大卫•弗里曼创制的“新派”歌剧《蝴蝶夫人》,近日在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再度上演,重现几乎场场观众爆满盛况。

  13年前此剧首度演出时,中国著名歌唱家张丽萍饰演女一号,成为国际舞台上第一位出名的华人“蝴蝶夫人”;13年后该剧再现伦敦,导演组又出现了第一位中国人——旅英北京姑娘邹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身为该剧两名副导演之一的邹爽说,能成为第一个参与该剧导演组工作的中国人,她为此感到骄傲。而令其深感幸运的是,能有机会和大师级的人物合作。该剧的制作人古柏先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是英国唯一不接受任何艺术基金或歌剧院赞助的制作人,所有运作全部靠票房,其最重要的理念是将不懂歌剧的大众带进歌剧剧场,使歌剧从高档文化回归100年前的大众文化。而这一理念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创下100场全满演出的纪录。

  邹爽在该剧中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导演弗里曼在排练过程中磨合演员,确定调度和角色的艺术指导。因为该剧是在圆形剧院内表演,观众可从360度观看演出,这与一般歌剧舞台相比,对表演细节的把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也对邹爽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说,导演对戏剧的处理是绝对的自然派处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调度都是由故事发展及人物性格出发,回避一切不必要的“虚张声势”。

  邹爽对记者说,和国外同行合作, 她感受到自己身为华人的“优越感”。因为现在和10年前她刚来英国的时候有很大不同,英国的艺术领域目前有不少颇具天赋的华人,给英国人带来不一样的看问题角度。在《蝴蝶夫人》这部剧里,有一半的演员都是亚洲人,她作为导演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为整个演员组带来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气息。

  实际上,这已经并非邹爽第一次和著名导演弗里曼合作。邹爽2000年从北京来到英国读高中,原本大学读商科,但出生于音乐世家、酷爱舞台艺术的她,毕业后却听从兴趣的召唤,转行学电影导演专业,随后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及伦敦电影学院,获导演硕士学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与华裔导演陈士争《西游记》一剧的制作,正式踏入歌剧领域。随后她又在弗里曼的工作室里,参与以《金瓶梅》为题材的戏剧制作。最近3年她频繁与这两位导演合作,曾做过《茶花女》等剧的副导演。在歌剧之外,邹爽还同时坚持电影拍摄,拍过5部短片作品,其毕业作《STILL》去年在加拿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杰出短片作品奖。

  邹爽说,她的梦想是通过自己在西方学习艺术的经历,做出自己的能感动人的艺术作品。她与合伙人创立了一家制作公司,立志于将影像制作和舞台艺术相结合,制作电影和舞台作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