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老男孩》作者再推新作:没挣着钱,但挺快乐

2011年04月25日 16: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筷子兄弟”再推新作

  去年,一部短片《老男孩》因触及现代人的怀旧神经,在网络上爆红,短片的创作者“筷子兄弟”———80后肖央和60后王太利———也因此为网友熟悉。时隔一年,“筷子兄弟”又有新作《赢家》登录网络,这部时长约为30分钟的短片怀旧的同时大玩“穿越”,21日优酷上线后,短短三天点击量已接近600万。

  日前,两人在北京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编剧兼导演肖央坦言,《老男孩》哀悼的是逝去的纯真梦想,而《赢家》则探讨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从“男孩”到“赢家”】

  “不变的是对纯真的向往”

  《老男孩》里的“MJ”王太利这次变身为中年男人王总,官居行政总监,开着名牌轿车,却和霍思燕饰演的妻子闹起了婚姻危机。一次车祸中,他的灵魂飞了起来,时间也开始“倒带”,他以旁观者角度重新回顾了自己所谓的“成功人生”……

  羊城晚报:《赢家》与《老男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肖央:《赢家》说的是40岁以上人的故事,也希望能够给未来即将遇到这些问题的年轻人带来一些积极的意义。

  羊城晚报:为什么两部作品都能打动观众?

  肖央:看《老男孩》哭,是因为你失去的梦想———片中一个小人物怀抱很大的梦想,仍在苦苦地坚持。看《赢家》哭在于你折腾了这么久,最后赢的东西其实都当做代价付出了,但发现你心中还有一个纯真的自己。人对纯真都是渴望的,从《老男孩》到《赢家》都是在讲纯真的力量。

  羊城晚报:《老男孩》的成功会不会对之后的创作带来压力?

  王太利:《老男孩》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在特殊的时间段、特殊的大环境里诞生的。《赢家》和它没有什么可比性。我们也不想总做一样的东西,但不变的是对纯真的向往。

  羊城晚报:这种《老男孩》式的怀旧能流行多久呢?

  肖央:我们不是特意去怀旧。对于过去的生活能看得更清楚,当我们回头看过去,能看清当时最珍贵的是什么。而现在的生活很容易迷茫,未来的故事用网络电影讲有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怀旧。

  【从“吉他”到“短片”】

  “梦想把我逼成一个演员”

  2007年,“筷子兄弟”在网络上推出了首部视频作品《男艺妓回忆录》,在没有任何商业运作之背景下,浏览量迅速突破千万。3年后的第二部作品《老男孩》,更是将“怀旧风”刮到极致,俘获了无数70后和80后网民。尽管已经拥有了庞大的观众群体,但他们却并不急于转战大银幕。

  羊城晚报:王太利来北京最初是为了学弹吉他,怎么走上表演这条路?

  王太利:我对表演兴趣不大,就像肖央说的“梦想把我逼成一个演员”。其实我的梦想还在音乐上,但没机会,现在中国音乐产业环境还是不太好。

  肖央:想单独做音乐非常困难,近些年出来的有影响力的新歌很少。通过音乐电影这种形式也算是把我们的音乐推出来了。

  羊城晚报:相对于大银幕,你们更青睐于网络?

  肖央:以前拍电影,要先去说服一小部分人,才能够让作品被大众看到。现在拍一部电影发到网上,会迅速地被受众群体看到,迅速被他们捧或者骂。这对一部导演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70末或者80后这代人的眼界和思维与前代人是不一样的,希望中国文艺从我们这代人开始能有复兴的迹象。

  羊城晚报:对影片的植入广告观众好像并不反感?

  肖央:这是之前做了工作的结果,我以前是拍广告的导演。广告是投资方扔过来,但导演要安排好。

  羊城晚报:现在可以拍大银幕长片了吗?

  肖央:有投资方找我,但我觉得自己积累得还不够,也许一两年之内会推出自己的大银幕电影。

  【从“北漂”到“筷子”】

  “先要做一个有趣味的人”

  80后肖央,河北人,科班出身的广告导演;60后王太利,山东人,怀揣梦想闯荡北京,经营一间音乐公司。两人初次相识是在王太利的公司,面对比自己小11岁的肖央,王太利却有一种同龄人的感觉。

  羊城晚报:你们俩年龄相差不小,怎么变成好友的?

  王太利:我心理年龄很小,他心理年龄很老,像个仙人,很多预言都实现了。比如《老男孩》没有上线之前他就预言能红,还有很多其他事都说准了。

  羊城晚报:你们俩有哪些共同点?

  肖央:我们年轻时候都比较闹腾,喜欢轻松的生活状态,笑点都比较接近。

  羊城晚报:你俩最初的梦想都是什么?

  王太利:他想做作曲家。我想做武术家,表演型的,不是搏击型的。

  肖央:我最早的时候梦想上电视,现在觉得最重要的是过有趣的生活,在这之上再有一点责任感就更好了。如果责任感先做不到,那要先做一个有趣味的人。

  羊城晚报:拍网络短片成名给你们带来什么实际收益吗?

  王太利:没有。我还是开个小破车,没挣着钱。想不出利益从哪儿来。

  肖央:但还是挺快乐的。记者 余姝 通讯员 马冬 摄影 小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