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戛纳评委施南生谈华语片:章子怡还没国际号召力

2011年05月12日 10:45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戛纳评委施南生谈华语片:章子怡还没国际号召力
施南生认为华语片在海外的卖片情况仍是一个乱局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作为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施南生在电影界奋斗了30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就带着华语片到海外市场寻找商机。发行经验丰富的她直言,“大家以为卖东西是最简单的,但其实里面有很多细节,要很规矩、持续地去完成”。而且这几年内地的电影市场虽然很蓬勃,各种各样的投资人都想在电影上插上一脚,“但很多电影都是亏本的。这是免不了的事情,因为突然这么大市场,突然这么快的发展,必然会乱一乱。”

卖片要讲技巧么?

不是拍完才去卖,也不是有钱就大晒

  施南生表示,她第一部带到戛纳来卖的电影是《最佳拍档》,虽然当时什么都不懂,但边学边卖,“结果也卖了100万美金。”自那时开始,施南生对海外发行开始有兴趣,“香港电影用的是商业语言,所以很容易进入市场,再加上我们尽量多去市场了解,和片商直接交流,很快将反馈回给导演们,他们去调整电影。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录影带,后来有收费电视了,电影变得有更多平台,慢慢我们在欧洲就有市场了。”可是到了90年代,欧洲和海外市场对港片看太多了,港片本身也过多过滥,早期的成功导致后来的下滑。“建立一个生意要花很长时间,倒下来很快的,一下子就不流行了,人家就找别国的电影去了。”

  直到今天,施南生都认为华语片在海外还未算回暖,“而且什么时候回暖很难说。现在是一个乱局,因为内地市场太好了,又有很多闲钱进来,但是基本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例如说如果要卖一个片子,不是从拍完了才开始,而是从筹备期就应该开始,所有的资料要准备好。别到了要交东西的时候,忽然说导演去了乌鲁木齐拍片,半年后才有时间回来。甚至有的内地公司,投资人太有钱,但什么都不懂,签合同时还会问:“合同为什么要签英文?是不是有歧视?”我说英文是国际交易的语言,这里面哪会有歧视?”加上形形色色投资的钱,很难凑出一个全部专业的团队。施南生抱怨道,“他们觉得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有钱就行了。大家一定要尊重专业,尊重国际游戏规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