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以下简称《哈7(下)》)昨日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影城试片,哈利·波特终于终结了他的使命,战胜了伏地魔。首批观众在看片过程中,或激动不已,或感动落泪,或感慨万千。随着《哈7(下)》的上映,一场长达十年的魔法传奇就此结束,从童年幻想到传奇史诗,《哈7》留给哈迷的,不只是8部电影,而是青春成长的印记,这烙印和“变形金刚”,和“蓝精灵”都不同。我们和哈利·波特一起长大成人,可是,是否和他一样,成为一个勇于牺牲、内心充满爱的人?4日零点,该片在南京各大影城正式引爆。
两小时不觉冗长 看完电影怅然若失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上映之时,很多人就已经在电影院里昏昏欲睡了,从最初的经典沦为冗长无聊的影视连续剧,一度让影迷对《哈7》前景忧心忡忡,而《哈7(下)》片长两小时左右,和上部的略显冗长相比,下部才是精华所在。对于真正的哈迷而言,剧透似乎已无必要,这里只说一句:电影90%忠实于原著。整个故事情节十分紧凑,记者的观影感受是: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随着一个个高潮迭起,就迎来了霍格沃茨大战,等到了最后的结局!
当一切都结束,伏地魔灰飞烟灭时,观众和哈利·波特一样,松一口气的同时,又十分怅然若失。当看到19年后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哈利·波特和金妮送孩子上学,罗恩成为一个腆着肚子、心满意足地看着赫敏的中年男时,观众和主人公们一样感慨,这个结局很完美,但是,真是一切都结束了吗?对了,导演还漏了小说里的最后一句话:哈利·波特摸了摸额上的伤疤,这么多年来它再也没有痛过(大意)。
爱的力量贯穿始终 哈迷感动落泪
如果《哈利·波特》仅仅是一部冒险或斩妖除魔式电影,那它不会那么吸引人,《哈利·波特》七部系列小说,其精华所在,除了展示无穷无尽令人炫目的魔法,更为重要的是忠诚,爱情,友谊,理解和偏执,邪恶之间极度对立产生的价值观。爱的力量贯穿始终——这是小说原作者罗琳总结的。《哈7(下)》中,波特、罗恩和赫敏默契的友谊让人羡慕。当波特把接骨木魔杖折断扔掉时,罗恩和赫敏以沉默支持老友,三人携手而立,成为动人的风景。
哈利·波特通过冥想盆,终于意识到他也是伏地魔的魂器之一。命运原来是这样的残酷,但是波特没有让邓不列多失望,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他亲自面对伏地魔,让伏地魔念出了“阿瓦达索命咒”,虽然比起小说来,这一情节少了点震撼力,但是,波特那义无反顾的眼神也足够让哈迷们醉心不已甚至眼眶湿润了。
也许哈迷们对于《哈利·波特》系列最大的遗憾在于,十年,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是有点“长残了”,个子矮得只能和女演员站在一起,而罗恩的样子也和帅搭不上边。当镜头回放到10岁的哈利·波特可爱的小正太模样时,大家发出感慨声。不过,正所谓男大十八变,《哈利·波特》小说里只字也没提过哈利·波特是帅小伙对不对?
每个人物都有交待 斯内普命运最感人
《哈7(下)》作为大结局,给了每个人物交待,原来每一个人(除了伏地魔)都有善恶的两面,尤其是斯内普。他是伏地魔身边最大的潜伏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波特母亲的爱。当斯内普的回忆被打开,当邓不列多问斯内普,你还爱她(波特的母亲)吗?斯内普(眼神深沉)回答:永远。女哈迷们的眼睛瞬间湿润了。导演选择了很浪漫很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他的那段心理过程,让观众仿佛回到《哈1》时的童年清新时光。
此外,一些次要人物都在《哈7(下)》有了闪光的表现。比如一直都被视作小笨蛋一个的纳威,在这一集中魅力四射,最后还用宝剑力斩巨蛇纳布吉(伏地魔的又一个魂器),显出下一任霍格沃茨校长的潜质。爱情也属于这位勇敢者,他告诉波特:我要向卢娜告白,我喜欢她!引来影厅里笑声一片。像这样的小清新电影里有不少,比如罗恩见赫敏和马尔福打斗,气得大叫:竟敢欺负我女朋友!麦格教授更可爱,她施展咒语调出巨石战士,让他们去“保护学校”。看着巨石战士们整队向前,麦格教授面容肃杀,但随后,她又略带兴奋地悄悄对同伴说:嗯,我一直想要试试这个咒语!——哈迷们再次发出会心的笑:这老太太真可爱啊!
3D效果让人失望
场面戏别当“变形金刚”
刚刚看过《变形金刚3》的人,可能在对该片特效叹为观止的同时,也难免会对那些为了场面而场面的镜头感到有些疲倦。而看《哈7(下)》的特技效果不会有这种感受。因为那些特效都是和剧情有关的,如果对照小说,恐怕有些资深哈迷还觉得不过瘾呢!巨龙,蜘蛛,巨人等等都出现了,动作戏逐渐增多。而终极对战时,双方的魔咒在空中相遇,制造出无比炫目的效果。当然,也有观众抱怨,场面戏跟《变形金刚3》相比不够宏大,也不够多。嗯,也许吧,魔法师们再厉害,没有魔杖什么也干不了,哪比得上“变形金刚”玩枪玩炮,还能把摩天大楼腰斩?刚丝和哈迷,看来注定不可能有交集。
和《变形金刚3》相比,《哈7(下)》的一个遗憾是其3D效果,3D版《哈7(下)》是除魔法特效外的另一大亮点。执导过系列第五、六两部的导演大卫·耶茨继续掌镜,延续他本人对黑暗风格的偏爱,执导了这部低沉阴郁的系列最终章。这种风格的电影对色彩和视觉的要求很高,演绎不好很可能就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尴尬。可是3D本来就会让电影偏暗,而昨日在新街口影城试片的3D效果,让人感觉有些失望。“画面实在太暗了”,而且3D的感觉也不突出,记者注意到,很多观众干脆中途摘下了眼镜。“虽然有点重影,但还是比戴着强”。
本报记者 马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