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上春晚获赞 揭其人生经历:因爱舞蹈不生育(3)
没生育不妨碍
杨丽萍做母亲
这次和杨丽萍一起跳双人舞的王迪是春晚的常客,他的现代舞《守望》曾经获得过国际大奖,舞蹈的基本功非常好,不仅能跳现代舞,民族舞也很厉害。可是,多年以来,一般人心目中春晚上的舞蹈明星,似乎还是多年前的杨丽萍。
杨丽萍随时随地都在研究舞蹈。她一边吃饭,一边想象孔雀亮相后,王迪是不是要来个自己在“守望”中浑身震颤的动作,然后再互相啄对方的胳膊,说着说着就站起来示范了,两只孔雀凝视着对方,忽然把头埋下来,她和王迪的胳膊交错,一点点啄起来。
说到高兴的地方,她给记者示范各种动作,她和外甥女彩旗在湖南台的春晚上会把头发绑在一起互相拉扯,代表万物生发出来的感觉。
杨丽萍的妹妹小四,出嫁前一直跟着杨丽萍,觉得姐姐有“长姐如母”的架势,生下孩子彩旗后,也扔给杨丽萍养。杨丽萍很喜欢彩旗,小四说,姐姐其实比很多人会做母亲,高原女人的特征在她身上特别明显,撑大梁,养活家,哥哥当时读书,姐姐从每月30元的工资里拿出一半供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杨丽萍和一名台湾商人结为夫妻,有一年,他们回台湾过春节时,公公婆婆提到了抱孙子的愿望。回到北京,杨丽萍到医院咨询了产科医生,医生告诉她,女性累积的脂肪量需占体重的22%才可能受孕,达到28%以上才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怀胎和哺乳所需,像杨丽萍这样长期节食、身上几乎没有脂肪的人来说,怀孕简直难以想象。这意味着要生育,杨丽萍就必须增肥,而增肥就意味着要长时间停止跳舞。在两难之间,杨丽萍选择了舞蹈。丈夫一度因不理解而返回了台湾,但杨丽萍的执著最终打动了他,在杨丽萍的制作资金吃紧之时,他把能调动的资金都给了妻子。
杨丽萍比较爱才,彩旗3岁的时候,特别能转圈,热爱跳舞,当时一群画家朋友们说,呀,你家又出了一个人才。于是彩旗3岁就和杨丽萍上台了,发烧了也不吭声,在台上旋转十几个圈没问题,大家发现彩旗有韧性。“我和彩旗都像她女儿,没生育不妨碍她做母亲。彩旗生病,她总是能比我先注意到,照顾也是她的事情,所以,彩旗干脆就放在她身边了。”小四说。
杨丽萍11岁的时候,在西双版纳农场学校的桌子上领操的时候,被歌舞团的军代表看中——个子比同龄女孩高,这是改变了她命运的特点。当年她父亲失踪,母亲一个人带4个孩子,生活窘迫。小四告诉记者,姐姐身上有高原女人的特征,听说一个月有30元钱,二话没说就去了。母亲不愿意,觉得那不是正途,领她回来,她自己再次去了。
“并不是天生的舞者”
小四说,她童年特别羡慕11岁就进了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姐姐,她也想跳舞,可是杨丽萍毫不犹豫地说:“你不行,你是平足,跳不高。”后来小四成了画家,画的对象不少就是姐姐的舞蹈,“其实姐姐也并不是天生的舞者,她也跳不高,别人劈叉能到180度。她跳起来,怎么也拉不平。”
著名舞蹈理论家张苛曾在指导杨丽萍时,也发现了她的奇怪:“谁要是想让她模仿一段舞,她极差,完全学不会。你要是告诉她,这段舞要表达什么,不限制这限制那,两天后,奇迹能出现,她的表现会超越想象。”
53岁的时候,杨丽萍依然是舞台的精灵,有年轻的演员不服,“反正她也跳不到什么时候了,明年跳孔雀,你看嘛,54岁啦,肯定跳不动了。”结果54岁的杨丽萍再上春晚舞台,她身体当中焕发出来的细节、韵律和那种生命感,都告诉大家:看我,我是杨丽萍。
【杨丽萍】
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酷爱舞蹈。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九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1992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3年,杨丽萍任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总编导及主演。2009年,编导并主演《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响声》,再获成功。